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然第六册第四单元教学建议董惠珍本单元包括第11.12课,要求学生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成果;理解磁铁有两极,同极相厅、异极相吸。从培养能力看,第11课属于“实验和归纳概括能力”系列,要求学生学会做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实验;第12课属...  相似文献   
2.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表现在认识上,而且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在自然课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既要重视道德理论的讲解,又要重视道德行为的点滴培养。 自然教学中的道德行为培养可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3.
自然第四册第三单元教学建议董惠珍小学自然第四册第三单元内容主要为动物知识,包括第6、78三课。要求学生知道鸽子和鹰、猫和兔、蜗牛的外形特征、活动方式和吃什么食物,并学会饲养蜗牛。本单元属观察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般教学步骤是:教师指明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本文从学术素养综合框架的本土化阐释出发,考察健康传播学术生产过程中的协商机制。通过对7位国内高校健康传播学者的访谈以及相关制度文件的分析,本文在期刊发表、基金项目这两个协商地点研究他们的行为策略,并尝试在凸显学者主体性的前提下,探讨制度或结构性因素如何影响了他们对中国意识的追求。从健康传播管窥新闻传播乃至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困境,本文认为,中国意识的提升不能完全仰赖于学者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还应当在制度层面优化期刊发表和基金项目等学术评价系统,建构更自信更多维的高校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摄氏温度计测定水、土壤、空气的温度,培养学生定量观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使用温度计测定物体温度的基本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教师演示教具: 投影仪、测定水温和气温方法的投影片、酒精温度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材,根据儿童喜欢鲜艳的颜色和图片的特点,以彩色插图来展示教学内容,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课文插图,可以激发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学自然课的教学应该以发展学生对大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启迪智慧,培养能力为原则.为此,应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联系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实际,上好自然课.  相似文献   
8.
后进后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这部分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不小,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对这部分学生,除关心爱护外,还应严格要求,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朝好的方面发展。一、关心爱护,情感滋润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通过爱的情感滋润,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学生十分重视教师对自己的情感,他们把教师对自己的态度看作是社会的评价。后进生受到多方面的歧视,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怀与爱护。因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