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构建内蒙古特色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内蒙古应把握草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沙漠生态、逆境与逆转生态资源的比较优势,采取逆向发展模式,以草—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马文化、沙漠—沙漠生物—沙产业—驼文化、森林—森林动植物—林产业—驯鹿文化三条生态链为轴,展示内蒙古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生态,构建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旅游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教育的发展也很快,但存在着规模小、层次结构与旅游需求欠协调,师资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将旅游教育纳入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化组建自治区旅游学院,调整专业结构和学历层次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特色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特色旅游,既是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重点,也是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西部特色旅游是依托西部自然、人文特色资源开发的大众旅游、特种旅游、专项旅游;西部地区应注意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与评价,不能将特色资源等同于特色产品,特色旅游开发要注意少数民族权益的保护问题。西部旅游开发要由政府主导,规划引导,科教领先,联动开发。  相似文献   
4.
在西部大开发中,内蒙古应重树生态旅游观念,明晰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开发以自然生态观光、人生态体验和生态恢复建设行动为主的生态旅游产品,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