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狭义工具论"的危害.然后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按计算思维主要内容,即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理解,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强调了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小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提出的背景及其丰富的内涵,并将其与“钱学森之问”有机地联系起来,论述了在基础教学方面,创新灵魂培育的重要性。文章最后指出,《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呼唤教育的转型,这必将长久地影响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大学应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创新人才。为此,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应传承计算文化、弘扬计算科学和培养计算思维。本文重点介绍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的这三个关注点:计算文化,包括人类对计算本质的认识和计算机科学发展中的若干典型人物与事迹;计算科学,包括计算科学的基本原理及最新进展;计算思维,包括计算思维源于西方、兴于东方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计算思维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讨论了近年来计算思维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新进展,阐述了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计算思维所赋予的新的内涵和形式,进一步深化了计算思维在科学及社会经济领域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了这些新内容以及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新动向和新模式。并与传统的计算思维(即计算思维1.0)做了分析对比,这些新的内容称为计算思维2.0。  相似文献   
5.
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学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论述了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和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