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都离不开词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词汇难关,使学生在轻松、生动的课堂中掌握词汇,为英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听了几节体育课,课堂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体育教师的示范性,他们每讲解一个技术要领,都将事必躬亲地进行示范,因此,孩子们学得也是兴致盎然。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的一节语文课上,我也成了一名"体育教师",像体育教师一样教起了语文……  相似文献   
3.
4.
5.
古代教育家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这就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其最终的目的是“导行”,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文中所讲述的道德准则的规范和要求,在道理上懂了,说得很漂亮,但是往往做不到,出现言行脱节的现象,所以思想品德课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封闭式的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而要以创新教育的精神为指导,拓展课堂,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积累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晓理、动情”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导行”。…  相似文献   
6.
蒋梅蓉 《考试周刊》2011,(73):130-13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设计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为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境,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巧设新课导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导入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8.
一、正确认识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1.口语表达能力是学习一门语言的最基本要求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流。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发放加入WTO之后,各国随着经济交流的频繁,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加,全球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在交流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显得格外重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不仅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英语,以便适应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应提倡少讲多练。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练习来获取知识,往往印象深刻,学习积极性更高。“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名训古已有之。“笔练”是阅读教学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能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怎样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训练要求设计笔练题呢?一、感知型笔练学生刚接触到一篇新课文,很难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教师可设计对文章整体内容起描述作用的填空题、判断题等,帮助学生理清条…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境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