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画里乡村     
~~画里乡村@蒋省吾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材中,在教师的具体教学中,常采用一步步“进”的方法让学生去研究新问题、获得新知识。例如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一结论后,我们会引导他们去计算“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多  相似文献   
3.
黄金数种种     
全国通用教材初中《几何》第二册中曾提到“黄金分割”的概念,书中指出:把一条线段(如图一中的OA)分成两条线段,使其中较大的线段(如OM)是全线段和较小的线段(如MA)的比例中项,叫做把这条线段分成“黄金分割”。  相似文献   
4.
数和形是数学中的两大基本概念。数(数量关系)具有概括、抽象的特点,所以有些问题的理解和解答就变得困难或繁杂;形(图象,图形等)则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利用形,在理解和解答某些问题时,可以收到直观易懂的效果。所以在解答某些习题时恰当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它在数学教学中有积极的作用。数形结合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利用函数的图象去研究问题,二是借助几何图形去证明代数或三角问题。一、利用函数的图象研究问题这在中学教科书中被广泛地使用着。例如,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结合图象讨论函数  相似文献   
5.
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师范学校后,面对着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要求和不同的教学方法,较多的学生在学习上总有一段时间甚至较长的时间不习惯、不适应,严重地影响着学习效果。每届也总有一些在中学学习的“尖子”进入高师后学习上却很被动,成绩很不理想。 这些情况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个是高师跟中学的教学方法不同。 由于教学内容的深浅不同,教学要求的高低不同,学生年龄大小不同,高师与中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区别。但中学教学的有些行之有  相似文献   
6.
“代数式”是初中代数的第一章。这章一开始,就从学生在算术里学过的四则运算定律、运算法则以及求积公式等揭示出代数的—个特点——用字母表示(代替)数。数用字母表示后,出现了在算术中没有见到过的式子,  相似文献   
7.
自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提出了“把集合、对应等思想适当渗透到教材中去”的主张后,十余年来在一些数学教育、数学教学的文章中就常出现“渗透” 一词。 “渗透”,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两种气体或两种可以互相混合的液体,彼此通过多孔性的薄膜而混合。而在其他场合运用这一名词时,则是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在数学教学中的所谓渗透,就是把某种知识或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不提出  相似文献   
8.
排列组合应用题是众所周知的教学难点之一,特别是对于那些“貌异质同”或“形似实异”的应用题的解法,学生常感到无所适从.本文主要想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一、“貌异质同”的应用题例1 赵、钱、孙、李、周、吴六个学生排成一列,赵不排在首位,吴不排在末位,有多少种排法? 此题解法甚多,我们考虑用“排斥法”。 6个人的全排列数为6!,其中包括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这篇短文的目的是给出几个极其简单的证法证明算术基本定理:对于自然数a,b,c,若a整除bc,且a,b互质,则a整除c。这些证明纯属初等的;它们只要用  相似文献   
10.
历来中学数学课本关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都采用“错位相减法”,就是为了求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Sn先把等比数列{a_n}前n项的和写成 Sn=a_1+a_1q+…+a_1q~(n-2)+a_1q~(n-1)(1)在(1)的两边分别乘以公比q,得到 qSn=a_1q+a_1q~2+…+a_1q~(n-1)+a_1q~n(2)然后(1)、(2)两式错位相减,可以消去许多相同的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