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家都知道“职业模特”,令人羡慕;游走于高级楼盘间,穿名贵服装,摆摆姿势,扬扬笑脸,使使眼神,就可以上杂志、报纸、电视、户外广告,做时尚、名牌的代言人。这里我要说的“模特”是:穿行于学生与讲台之间,着得体的服装,随时变换喜怒哀乐的眼神,做培育新一代的代言人——教师——师表。  相似文献   
2.
今天上到《诗经·采薇》一诗,众人熟知《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采薇》这首诗是一首“小雅”诗。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2教学参考书》的归纳:“《采薇》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  相似文献   
3.
晚清桐城派学者方宗诚之《春秋》学著作《春秋传正谊》,认为《春秋》是"天子之事","正名分"与"经世"乃为其用,此为《春秋经》之要旨,亦是他衡量三传之标杆。其撰作此文之目的,是要显经的"正谊",排除传的毒素。方宗诚受程、朱之学,其注解经书,以义理为主,所阐发之经义,多承儒家宗旨,本文亦然。  相似文献   
4.
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材为载体,以丰富的活动为呈现形式,这些课程特点决定了品德课的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课堂组织的活泼性,但也正是因为教材的可挖掘性很多,所以我们很多的课堂上不乏"拿来主义",拿来可以用的一切资源,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活动、游戏、  相似文献   
5.
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材为载体,以丰富的活动为呈现形式,这些课程特点决定了品德课的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课堂组织的活泼性,但也正是因为教材的可挖掘性很多,所以我们很多的课堂上不乏“拿来主义”,拿来可以用的一切资源,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活动、游戏、讨论、体验,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职业模特”,令人羡慕;游走于高级楼盘间,穿名贵服装,摆摆姿势,扬扬笑脸,使使眼神,就可以上杂志、报纸、电视、户外广告,做时尚、名牌的代言人.这里我要说的“模特”是:穿行于学生与讲台之间,着得体的服装,随时变换喜怒哀乐的眼神,做培育新一代的代言人——教师——师表.  相似文献   
7.
一、主题社团,唤醒"认知"与"实践"的统一社团活动,打破了原有课堂的限制,学生走出教室,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社团,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丰富课余生活,发展个性特长,这种形式上的变化为认识和实践之间的互通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在进行社团设置时,如果能做到有心而为,一定可以让小小社团扩展开无限张力,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开垦出一片沃土。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借助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原型,我校着力打造了这两大主题社团,让品德课的教学实践在社团活动中得以落实。"诚信鼎"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课程美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浸润式”课程美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积极调和、面向人人的五育并举的过程,展现“知情意”的统一性,追求“真善美”的一体化。设计美的课程场景,强化美育课程实践,创新美育实施途径等方式,构建“浸润式”课程美育新样态,有助于实现美育导向下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年来,社会舆论界大谈素质教育,“要用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中小学校里,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是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应试教育——教师打时间战,学生打疲劳战、分数战。“考试指挥棒”仍然在发挥其无形的魄力。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笔者认为:传统教育形成已久,用分数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已被人们习惯接受并且根深蒂固。因此说,素质教育还停留在理论上,素质教育还未完全付诸于实践。这主要是意识问题,而且是群体意识问题。在此  相似文献   
10.
帮助儿童顺利、愉悦地适应小学生活,是幼小衔接这一儿童成长关键转折期的首要任务。适应的过程中,儿童的积极心理是关键因素。可以通过前置“五个一”活动、构建交往圈、渗透规则意识等做法,调动儿童的积极预期,吸引儿童积极融入新环境,引导儿童积极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