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1.
《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它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首先揭开了光辉的一页,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这部规模宏大、内容博赡的诗选诞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确实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这既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有着高度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也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是一个文化发达很早的国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对这样一部在我国乃至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诗集,毫无疑问,是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全面地批判总结  相似文献   
2.
建安时期文学创作活跃,成果辉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而对建安文学最早作全面研究,并给予很高评价的,则是刘勰。我们要探讨的建安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文心雕龙》中,他或多或少都有触及,有的还达到了相当深度。这对我们自然有启发。本文试就刘勰所论及的主要问题作一综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辞源》释“怨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书·礼乐志》所言《诗经》"怨利之诗",此"刺"字非个语"讽刺"之意,当依《毛传》《瞻印》释为"责"。验证《诗经》"怨刺"一类诗.其内容绝没有嘲讽朝政之意,而只是黄其想咎,欧其改过,重振朝纲;检索先秦两汉文献中所允之"刺"字,皆没有含"嘲讽"意味的义项;考查"讽刺"一词的由来及其意义演变,个语"讽刺"之意是"刺"字的后起义项,大约始于唐宋间。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是开拓《诗经》文学研究的第一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修的<诗本义>最先打破唐以来<诗经>研究僵局,大胆批驳<诗序>和毛、郑说诗谬误,提出依据文本、求诸人情、考之文理以探求诗人之意;肯定"情欲心"的合理性,对"淫诗" 的解读为后人提供了范例.<诗经>研究由经学转文学欧阳修开拓之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