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心在寒冬     
几乎是从孩子出生之日起,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陪伴着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也许是孩子幼时的童贞、玩劣让你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苦辣酸甜;也许是来自本能的舐犊之情让孩子享受了你太多的照顾与保护。慢慢地,你会发现当年的幼苗已逐渐长大,他们可能失去了往日的乖巧和无忧无虑.开始思考,开始反抗,开始在爱的怀抱中挣扎。试问,我们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吗?这里,希望能通过孩子笔下和父母一起的生活故事,反映出他们的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称呼别名未尝不可。说得好,则可以起到促进教育的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对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教师使用了不同的学生别名后,引发了学生不同的心情,由此造就了不同的教育效果——案例一:我在批改学生数学课上默写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时,见到了一张涂改多、错误多的作业纸。“已经默写了这么多次,还错这么多!真是笨蛋。”我暗暗骂道。是谁呢?在纸的最下方,找到一行字符:一个“胡”字与两个圆圈在评讲时,我特意展示这张特别的作业:“这是哪位同学的大作呀?!”果然是他。我气恼地戏言:“胡××同学,你以后就叫你自…  相似文献   
3.
班级文化心理氛围,是班级文化的深层部分。为促进良好班级文化心理氛围的形成,我采取了下面三种形式的班会课。一、话题式班会课,让学生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4.
蒋红鹃 《教书育人》2004,(10):46-46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称呼别名未尝不可。说得好,则可以起到促进教育的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对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教师使用了不同的学生别名后,引发了学生不同的心情,由此造就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蒋红鹃 《生活教育》2009,(11):33-34
关于母亲要断乳的观点已经萦绕在我脑海里很久了。最近.接受了一位初一寄宿学生家长的咨询.似乎都是围绕着孩子的问题展开研讨.事实上。“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一大半在于母亲。  相似文献   
6.
一次成功的意义建构——从一次篮球比赛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通过"洞穴中的囚徒"这个著名的比喻说出了教育的真正含义,那就是把人,把人的灵魂、精神引向真理世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