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该文通过对湖北省鄂州市近30年(1956-1983年)清理发掘的394座六朝墓葬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研究。认为在学术上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孙昊和两晋墓葬为主的这批考古资料,可以为长江中下游六朝墓葬的分期研究,特别是为长江中游吴晋墓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分期资料和葬俗资料;二是通过对上千件与长江下游六朝青瓷有别的长江中游本地区烧造的六朝青瓷,为研究长江中游青瓷器的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三是近300面长江流域各地铸造的两汉六朝铜镜在鄂州六朝墓地的集中发现,为研究中国南方铜镜铸造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四是通过对出土的金属器、钱币、漆木器、玉石器和玻璃器的整理和研究,补充了有关六朝时期长江流域的手工业、商品交换和海外交通等方面的一些实物资料。此外,在铜镜和青瓷器的装饰图案上,也部分地反映了佛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南京与北京并称为“两京”。因为处于同一王朝,建城时间相距较近,又有先后承袭的关系,故在布局上有不少相似之点。但由于建城时历史地理背景的不同,也有若干差异之点,现试作比较研究如下。 一、“两京”建城时历史地理背景的比较 (一)关于建城的指导思想的比较 在元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物中,最能听取并采纳儒生意见的便是朱元璋。早在他攻取金陵(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前的数年间,就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