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在关注教学方式变革的同时,必须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师要有依标施教的意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而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图1),使精心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成了焦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重心,这就必须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本文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践,试图说明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推行素质教育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2010年温州市名师大讲坛活动已落下帷幕。在这次活动中,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温州市教坛新秀郑克为全市社会老师开出《多彩的世界》的展示课,课堂教学以预设巧妙、过程流畅、互动自然、提问有效、目标落实等优点,受到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5.
非规范性学生评价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在教育世界和日常生活中,以教育的对象——学生为评价对象,就教育活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和结果。本文在阐述非规范性学生评价的涵义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非规范性学生评价的关键点,即评价要“润物细无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此地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6.
<正>教研组是教师学校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单位,它的性质是"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然而,近年来教研组的作用与功能正日益淡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教研组的主要任务为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精神,教研组"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尚未成为群众性的、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离新课改要求还有相当距离[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