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看,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史研究热度不断升温。教材中融入数学史需要解决:目标与价值取向、内容与原则、可能的方式、质量标准等问题。教材中融入数学史服务于数学自身和数学教学,可实现"文化""探究"与"发生"价值。素材选取应以一手原始文献为主,遵循科学性、适切性和有效性原则,以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和重构式四种方式融入教材。  相似文献   
2.
构建分析框架,比较中、法两国初中数学教材对数学史的使用情况,发现数学史已进入我国教材正文的各个环节,数学历史名题的"复制式"与"顺应式"使用做到了联系学生实际。而对于符合我国学生认知需要的"重构式"融入,相比于法国教材明显不足。数学史应成为衡量教材质量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3.
选取中国、新加坡、美国的小学数学主流教材,比较教材中分数定义的相关内容。发现3个国家教材中出现的定义种类大体相同,都包含4种:份数定义、商的定义、数线定义、比的定义,但定义的表征形式及呈现顺序有很大不同,对中国的教材编写及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国中学数学教材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中学数学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如:以现代数学内容及方法为统领;注意与多学科联系,突出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意识;以实验、探究等活动方式展示“活生生的数学”,等.这对我国中学数学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中学几何内容应融入现代数学内容及其方法;应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妥善处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家园,散居世界各地,但犹太人的智慧却为世人所称道,古代犹太法典《塔木德经》(编撰于公元前300年至公元500年)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让人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分析“改错再错”这一现象入手.考虑已有文献大多停留在错误问题自身的原因分析与错误的改正方面,而对错误订正后出错率仍居高不下的现象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认识的现状.笔者从师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学生知识结构与习惯、教师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这三个方面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确有实效的解决办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2011年4月30日—5月4日,第四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数学史学会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本届会议围绕3个主要议题展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HPM)的理论与实践;师范院校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建设;晚清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诞辰200周年纪念.会议由中国数学史学会主办,华东师范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2.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3.能运用定义及标准方程解决问题;4学会用“观察─—思考、讨论─—发现”学习法;能用总结归纳、演绎类比、对比法探求新知。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椭圆的定义与椭圆的标准方程;根据椭圆定义推导标准方程。三、运用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液晶显示仪。四、教学思想1.以学生为本,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与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课采用类比与对比的方法,分层揭示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思考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训练、培养他们掌握…  相似文献   
9.
用"用字母表示数"的测试卷对初中预备班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为数不少的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仍停留在"修辞代数"和"缩略代数"阶段;对字母意义的认知水平多数停留在"记数符号"及"未知量"的层次,只有少部分学生理解并能用"一类量"思想解决问题;(2)学生对于符号代数的"一类量"思想存在认知困难;(3)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认知发展过程和"字母表示数"意义演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借鉴字母意义的历史演进过程设计教学,将史料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等重构后应用于课堂教学,将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相似文献   
10.
乘法公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础.在法国初中四年级数学教材Math 3e中,“乘法公式与零积方程”这一知识点安排在第5章.在内容的编排顺序、风格、呈现方式等方面,法国教材都与我国教材存在差异.本文考察其中的章头、预备知识、活动、习题和阅读材料等栏目中的内容,试图寻找其中的数学历史元素,分析历史材料的运用水平,以便为我国的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