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朱同是明代初年一位有着良好家庭背景和较高学术修养的徽州人。朱同编修的《新安志》早已亡佚。根据保存下来的志序可知朱同编修此志的基本情况,亦可知朱同的修志思想和方志理论。朱同认为志书亦即史书,修志不仅要继承前人的成果,更应该加以变通和创新。朱同非常重视志书的质量,也强调修志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作为活跃在明清时期的一个社会群体 ,徽州商人自然受到社会的关注。徽州商人非常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并随之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与此同时 ,徽州商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对自己的各种行为进行评价。受这两种评价结果的影响 ,徽州商人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徽州商人及其生活环境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永乐大典》虽然仅存残本八百余卷,但它收录的方志具有数量多、版本早、种类全、涉及地区范围广等特点,不仅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具有补充史料的价值,还具有校勘、辑佚等文献学价值。然而《永乐大典》收录的方志亦存在著录文献名不严谨的现象,存在同书异名或异书同名的现象,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道光《徽州府志》征引了大量文献,其中有不少志书。这些志书中有一些原书已经亡佚,有的虽有辑本却已不完整。道光《徽州府志》注明了资料出处,因而成为辑佚这些旧志的资料来源。道光《徽州府志》总共辑出16部志书的40条佚文,其中包括6部总志的24条佚文,5部府志的8条佚文,以及5部不知归属之志的8条佚文。  相似文献   
5.
朱升博学而善于思考,既继承前哲的思想,又往往阐发己意。朱升重视解经传道,著述以解经为主,并以教授学生为根本目的。教徒课子、解经著述是朱升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而这两件事又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形成了朱升学术活动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蒲霞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42-79
介绍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马蓉等学者点校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部《泰和志》,将其归属于安徽省方志,共辑出两条佚文。经过对两条佚文的分析和研究,这部《泰和志》实际包括两部《泰和志》,一部是今安徽省太和县的县志,一部是今江西省泰和县的县志。《永乐大典》本《泰和志》补充说明安徽省历史上太和县志的编修情况,体现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试论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思想的形成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徽商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形成了以儒贾结合、聚族而贾、远出射利、勤俭创业和以义为利为中心内容的经营思想。这些经营思想是有利于徽商建立商业垄断、积累巨额财富、增强商业竞争力的,但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是日后徽商逐渐走向衰落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胡宝瑔重视治水,善于总结治水经验,并将之运用于治水实践中。他重视勘查水灾原因,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将相联系的河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理,并将治水工程分为轻重缓急,依次进行。在这些治水原则的指导下,胡宝瑔主要采取疏通河道、开设沟渠、修筑堤坝三种方法,有效地预防了水患的发生,并降低了水灾带来的损失,治水活动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佚文以及现存文献提供的线索,《永乐大典》收录的《新安续志》的编修时间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这部志书修于元代延祐年间,即洪焱祖编修的《新安后续志》,另一种是这部《新安续志》包括两部志书,一部是宋代端平乙未李以申编修的《新安续志》,另一部是元代延事占年间洪焱祖编修的《新安后续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考试安排系统的服务对象分析,获取了系统的用例模型.使用三层架构方式对系统进行建模,并对数据层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给出了数据库的ER逻辑视图.通过对表示层的标准化设计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