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献给孤独的挽歌》是作家薛忆沩以诗化的语言对13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生平或创作进行的另类评介。作者以评论家的识见和良知关注诺奖作家个人命运和时代风云的冲撞,赋予了作品深重的历史感,并引领读者共同期待自由的"文学祖国"早日建成。作者卓越的叙事才能和精湛的写作技巧使读者在随笔集中欣赏别样风光的同时收获更多的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文坛时引起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争议。本文立足于人大复印报刊《外国文学研究》转载的相关文献,结合“接受理论”观点分析争议的原因,认为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推介和研究为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蓝云春 《中国出版》2014,(17):67-67
在作家去世两周年、《野兽国》获得凯迪克金奖50周年之际,中国引进出版了《野兽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以纪念被称作“图画书创始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者”这一旷世大师——莫里斯·桑达克。《野兽国》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其手稿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贵州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野兽国》由知名图画翻译家宋珮译自“50周年纪念版”,该版本真实地“还原了原作”,是唯一获得桑达克认可的版本。  相似文献   
4.
为纠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话语缺失、理论脱离实际、伦理缺失等现象,聂珍钊教授首倡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在世界文学批评界建立当代中国学术立场做出了贡献。《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是其十年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该著作首次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构建了理论和话语体系,在理论建树方面超越了西方伦理批评。该书提供的实践范例使得该批评理论更易理解和操作,在解读经典文本形成的新观点体现了中国学者努力与世界"对话"的治学精神。该书同时对中西文学经典进行解读,是文学伦理学批评适用性广和蓬勃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蓝云春 《河南电大》2009,(4):60-61,110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文坛时引起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争议。本文立足于人大复印报刊《外国文学研究》转载的相关文献,结合“接受理论”观点分析争议的原因,认为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推介和研究为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令人堪忧,大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非常紧迫。大学英语课程特点决定其可以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脱钩,处于转型期的大学英语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出路。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从传统教学模式转换过来是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