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有两条:一是帮助学生认识作者在课文中所描述的事物,产生与作者共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导到启迪或匡正;二是在认识课文中事物的过程中,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并在读写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这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认识是通过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才能得到;语言文字的学习,要在对具体事物有了一定认识的时候,才能准确把握语言文字的具体意义。既然语文教学有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作用,那么,语文教学就应按着认识规律,寻求一个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几种小学语文课本,多数属于文选型教材。文选型教材,是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取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附以练习,组合而成的。这类教材是以课文为主体,阅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在阅读中强调理解、体会、欣尝、鉴别、用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体会的逐步加深,掌握读写知识和能力。由于文选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实验纲要(试用稿)中指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从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出发,坚持走发展语言的路子,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重点,对原有小学语文教学的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期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怎样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这个重点,听了王秀清老师《关怀》一课的阅读教学,很受启发。现将王老师课堂教学片断摘记  相似文献   
4.
在读句、读段、读篇的过程中,都要有一定的间歇,这个间歇就叫停顿。恰当地运用停顿,读的人可以从容不迫地把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表达清楚、正确;听的人可以边听边想,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这样朗读会收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怎么掌握好朗读中的停顿呢?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掌握好三种停顿:句中停顿、句间停顿、段间停顿。句中停顿,要按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把句子中表示谁或什么的,做什么或怎么样的词、词组间适当停顿开。最初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把词语或词组之间划上停顿符号“/”,朗读时指导学生在停顿符号处音断气不断,读得语气自然、连贯。句间停顿,每个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就是朗读时的停顿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