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壮族与东南亚黑泰人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两族有关祖灵资格的判断标准是相同的,但黑泰人认为幼童、孕妇及其他非正常死亡者的亡灵不能进入祖龛享祀,而壮族认为36岁以下且有子嗣的逝者可以通过举行相应的民俗祀奉仪式使其进入祖灵之列。花神婆婆的花园和夜鸟圩是壮族意念中的原生型祖灵世界,是平行并存的两个不同的空间。黑泰人《指路经》中所建构的彼岸空间是一个统一体,其内部按照逝者年龄、死因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分成若干亡灵居住区。丧礼方面,两族在报丧、洁身和入殓礼仪是同多异少,而在开丧与出殡礼仪却是异多同少。祭祖方面,其的目的都是祈求祖灵赐福和强化宗族的血缘意识,但祭祖时间和仪式程序各异。先民同源以及文化的传播与借用是两族家祖信仰出现异同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广西加贵乡古壮字《西游记》文本是壮族重要的文化典籍,其核心故事改编自汉文百回本《西游记》的前七回内容,即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相关情节。与百回本《西游记》相比,两者均以全知视角为叙述角度,但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古壮字《西游记》属于民间口头文学,是五言句式的叙述长诗,讲究押腰脚韵和腰韵。在改编与重组百回本《西游记》的过程中,壮族民间歌师删减了原著在散文叙事中穿插的韵文,并融入壮族的文化习俗以及传统道德观念。古壮字《西游记》文本的整理价值与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丰富壮汉民族文学交流的研究资料,传承保护壮族语言文字以及增强壮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