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9月在敦煌召开的“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上,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著名教授、画家平山郁夫先生曾热情地讲演,发表了关于保护敦煌石窟的意见,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赞扬。现摘要发表如下,未经本人审阅,深致歉意。  相似文献   
2.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僧服仍基本采用印度僧人的通肩、袒右的衣着形式,并无太大变化。由于地域、环境和文化的特殊性,敦煌供养僧人衣着出现了不同的披着方式。其中覆肩袒右、偏衫、钩纽、帔帛等,反映了佛教服饰汉化、世俗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莫高窟南区南段维修加固工程作准备,一九七九年七至十月底和一九八○年四至六月,我们对第130、146、152窟窟前地面进行了清理发掘。参加这项工作的有马德、潘玉闪、蔡伟堂三同志。通过前后七个月的清理发掘,在第130窟窟前清出上、下两层建筑遗址及主室地面遗迹。现予以介绍。第130窟,位于莫高窟南区南段下层,距莫高窟南端尽头的洞窟约160米。它开凿于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时代,窟内塑造倚坐大佛一尊,高26米,造型庄严雄伟。它即是  相似文献   
4.
莫高窟壁画中的沙弥守戒自杀图研究蔡伟堂《沙弥守戒自杀品》是敦煌石窟壁画故事画题材之一。莫高窟现存三幅,分别绘于北魏第257窟①,西魏第285窟和五代第98窟。其中第98窟一幅画面剥蚀脱落甚残,情节模糊不清。本文拟对保存完好的第257、285窟二幅画进...  相似文献   
5.
曾被敦煌文物研究所漏编而现存需要补编的33个窟龛,虽然大多数无壁画,无塑像,残破程度不同,但是作为古代遗迹,它们仍有一定的考古学价值,有必要全面地、客观地予以编号公布.本文便是对这些窟龛的编号和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造像比例、塑像制作、形象特征、衣冠服饰等方面,探讨莫高窟早期三窟的佛教造像,推测早期三窟佛教造像是根据一定样本进行制作的,样本来自中原,或从西域传入.进一步论证三窟为同期开凿,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一组洞窟.  相似文献   
7.
敦煌莫高窟第130窟窟前遗址发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莫高窟南区南段维修加固工程作准备,一九七九年七至十月底和一九八○年四至六月,我们对第130、146、152窟窟前地面进行了清理发掘。参加这项工作的有马德、潘玉闪、蔡伟堂三同志。通过前后七个月的清理发掘,在第130窟窟前清出上、下两层建筑遗址及主室地面遗迹。现予以介绍。第130窟,位于莫高窟南区南段下层,距莫高窟南端尽头的洞窟约160米。它开凿于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时代,窟内塑造倚坐大佛一尊,高26米,造型庄严雄伟。它即是著名的“南大像”,是莫高窟仅次于第95窟“北大像”的第二大像。此窟后经晚唐、西  相似文献   
8.
1914年奥登堡率俄国第二次西域考察队,专程考察敦煌莫高窟,摄影了大量的洞窟内外的照片.由于种种原因,今天莫高窟的外貌以及窟内壁画、彩塑已有较大的变化,或不存或毁坏.对此,奥登堡当年的照片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师僧"是敦煌莫高窟题记和写经题记中经常提到的奉为之一,但这种发愿对象主要流行于僧众和居士之间,在俗众题记中较少出现.因而,此奉为有其特殊的含义.通过研究其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感知往日敦煌地区僧团内部生活,同时也是认识师徒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1年7~9月,为配合莫高窟上、中寺的修复工程,敦煌研究院考古所在上、中寺进行了抢救性地发掘。这次发掘,为了解和研究上、中寺的历史和建寺之前的情况,提供了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