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据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还学于生谈一些看法。一、生本预案,因学设教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要充分考虑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及他们能学到什么水平,以此来设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示意图作为主要的画图方法之一,能将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快速地进行转换,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拓展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而且能为学生理解算理以及分析数量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是数学思维的表现形式,能够反映抽象的事物.如何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教师要从四个环节入手,准确把握概念教学的核心,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蔡国香 《成才之路》2014,(36):27-28
小学数感的主要表现是: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使用多种方式表示数;根据不同的情境比较数的关系;大致估算出数的结果,并能解释这种结果。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那么,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有什么策略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