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然爱哼那首“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歌儿,这不仅是这首歌好听,带有像兰花幽谷清芬般的优雅,更引发我对山中岁月的回想。  相似文献   
2.
3.
改革浪潮冲击着旧的体制和传统观念,社会在变化,高教界在变革,传统的办学模式在改变。在高教论坛上继论高校的“两个职能”之后,又出现高校具有“三个职能”的新说;高校的科技开发也形成大趋势,社会有偿服务、兴办科技企业方兴未艾。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思考另一个重视不够、研究甚少的问题——高校的基础研究如何加强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中学毕业后,做了三年的临时工.在这三年里,弈棋的盘数,如夜空之星,难计其数;而弈棋之乐,也如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撒满清欢. 我先是来到厦门郊区江头手工业联社的塑料车间,干起了制作塑料人字拖带的活儿.来自薛岭的陈其福,是固定工,他个高、脸长、眼小,逢人见面总是笑眯眯的,对我们这些临时工,不带鄙视意味,我们也就乐意和他亲近.  相似文献   
5.
三 时间迤逦而过,转眼间,我中学、大学毕业,到中学教书.而所在学校与文明共建单位,常有象棋比赛,我作为校方棋手时常参加.后来,由校工会牵头组建了校教职工象棋队,以参加对外比赛,张万绪、林柏树、林炳荣、谢龙海、廖天桥和我都是队员.先是和禾山中学比赛,以打擂方式进行,我方的先锋是林炳荣,排第二的是廖天桥.想不到林炳荣一出场就撂倒了对方好几员猛将,逼出了他们的主将曾美永.曾美永虽然赢了林炳荣,却被廖天桥扳倒.廖天桥攻城拔寨的能力相当强,林炳荣很服他,称他为棋王.  相似文献   
6.
蹭象棋摊     
在厦门的街头巷尾,公园凉亭,常有人聚集一堆下象棋,其乐融融。我外出逛街,除了上书店外,就是蹭象棋摊了。  相似文献   
7.
二魏大叔很爱为自己得子炫耀。在和常二爷下棋时,他一炮沉入对方的底线,而占住双肋的两只车,紧抱对方的中士。常二爷即使有一马护住中士,也难逃魏大叔弃车吃士,再一车吃底士的命运。魏大叔看到自己胜券在握,就撇撇嘴说,我开头连生三个,都是女的,那是用劲不足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琴棋书画向来被视为最文雅之事,位列第二的棋艺之趣,棋迷们体味最深。只须两人,外加楚河汉界一张纸,车马炮兵32粒子,就可构成绮丽迷离的梦幻世界,度过一段幸福的流光。  相似文献   
9.
我中学毕业后,就到父母所在的单位做临时工。这是一家区办的食品社,我父亲是该社最主要的负责人。我家住在厦门郊区的春塘镇,食品社在镇的北端,我家则在镇的南端。不过,春塘镇很小,从我家步行到食品社,也就5分钟的时间。这是1975年的事了,在我们这里,那年月一毕业能够当上临时工,也算是一种福气。招进来做临时工的,连同我四个人,一男三女,都是跟社里的头家沾亲带故的。我们的任务,是舂米和筛米。在一个小作坊(石臼房),有两个舂米的机械锤和一个机械的筛米箱,我们只须看管这些机械就可以了。我们是那年国庆过后就招进  相似文献   
10.
在风光旖旎的厦门,有一个造化所钟的小岛屿,这就是鼓浪屿.她天生丽质,宛如出水的芙蓉,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前来一睹风采.而这个小岛屿为何叫做鼓浪屿?知其由来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