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祠堂文化是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文化遗产。通过对祠堂文化建设历程的梳理,认为将祠堂文化产业化运作是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有途径,并提出祠堂文化产业化不应局限于资源型文化产业的"文化+旅游"模式,而应该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科技"模式。  相似文献   
2.
祠堂功能具有稳定的结构,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祠堂总体功能为宏观层次,而宗教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等则为中观层次的功能要素,每一中观层次的功能要素又可细分出具体的微观层次的功能要素。中观层次的各项功能要素基本保持不变,而其微观层次的功能要素因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和宗族不同而有所变化。现代社会里,祠堂功能的嬗变主要表现在各中观层次的功能的性质的变化,即由传统性和向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当代安徽农村地区发展迅猛。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无为县襄安镇基督教徒的构成状况、入教原因、宗教实践活动,以及基督教对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人际关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基督教在当代中国农村复兴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和卓一词为khwaja的音译,原意为“显贵”,后来泛指在中亚和新疆地区一些自称是穆罕默德后裔的伊斯兰教首领。清朝统一新疆后,和卓后裔们所造成的较大动乱主要有六次,即大小和卓之乱、张格尔和卓之乱、玉素甫和卓之乱、七和卓之乱、倭里汗和卓之乱与布素鲁克和卓之乱。和卓作乱一方面给南疆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5.
芦溪傩舞流传于祁门地区,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由于祁门芦溪傩舞没有台词,仅锣鼓配乐和演员的肢体表演,傩面具变成了最直接且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文化载体。首先介绍芦溪傩舞及其傩面具的具体概况,如表演时间、地点、程序及傩面具的名称、造型等。然后从制作傩面具的艺术技法角度分析总结出芦溪傩面具的"奇",从傩面具在傩舞仪式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状态分析总结出芦溪傩面具的"神",以呈现一个既"神"又"奇"的芦溪傩面具。  相似文献   
6.
从新社会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清真餐饮业具有的资本可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西安市内回族经营的清真餐饮业的调查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其经济资本不足,文化资本匮乏,社会资本出现断层,导致清真餐饮业现代化转型缓慢。因此,清真餐饮业只有通过整合所依存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实现其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值,并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本,才能速实现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8.
近代三次西北开发热潮探析——以陕甘宁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曾经掀起过三次西北开发热潮,分别出现在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清末新政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基本上每次西北开发热潮都以经济开发为重点。左宗棠充分利用西北资源发展近代西北工矿交通业,打破了历代西北开发囿于农业水利及移民屯垦的局限;清末新政时期的开发实践则给西北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突破,激活了西北社会经济的近代化因子;抗战期间的开发建设全面提高了西北地区经济水平,不但为抗战做出了贡献,而且使该地区因此获得了自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尽管每次西北开发热潮持续的时间都较为短暂,并且存在着诸多不足和问题,在客观上却为改变西北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奠定了初步的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疆和卓之乱与清朝的治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境内的和卓家族是在 16世纪 2 0年代从中亚地区渗入的。由于披着所谓“圣裔”的外衣 ,所以他们起初对于当地的广大穆斯林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和欺骗性。和卓家族在思想上具有强烈的政教合一的色彩 ,借助政权巩固教权 ,利用教权控制政权 ;教派之争通常引发政局动荡和社会的动乱。这一点与清朝大一统国家的发展趋势是格格不入的。和卓家族在一次次的作乱中 ,反动本质暴露无遗 ,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 ,而清朝在治乱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Gronroos模型修正的基础上,建立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合福建永定土楼旅游区案例的调查测评,提出福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优先丰富体验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接待条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管理机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