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1.
印度博帕尔一案,美国法院最终以不方便法院驳回了原告向美国联合碳化公司提起的索赔诉讼,这一案例说明: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存在增加了东道国处理跨国公司环境纠纷的法律不确定性.因此,我国应当吸取该案的教训,重视完善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制度,包括跨国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蔡守秋 《红领巾》2005,(1):108-11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儿女应该尊重黄河,与黄河和谐共处.以敬重黄河生命为契机,我们更应倡导河流伦理.河流伦理与环境道德具有浓厚的思想渊源与物质基础,振兴河流伦理,倡导环境道德,也是实现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循环经济立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在我国,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学术界的积极研究与介绍,循环经济已经由一个陌生的新名词和一种虚的理念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关于“动物不是物”的规定,是指动物既不是物,也不是人,动物就是动物。这一规定是民法(特别是大陆法系的民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变革,它宣布了当代民法的一种新理念,是对传统民法理论中“人、物二分法”、“主、客二分法”的研究范式的突破。“主、客二分法”在法学中的经典表现是,世界仅由人与物组成,不是人就是物,不是物就是人,人永远是主体,物永远是客体。这种“主、客二分法”有许多弊病。环境资源法学主张“主、客一体化”,“动物不是民法中的物,也不是民法中的人”的观点一直是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动物既区别于人又区别于物,法律可以确认动物享有权利,但动物权利不是人权,享有权利的动物也不是人。  相似文献   
5.
休谟问题主要是有关"是"与"应当"的关系、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以及价值判断的正当性、逻辑推理的有效性的问题。休谟法则是指在回答休谟问题或解释休谟问题时所得出的某种结论或某个观点。近现代法学是受"休谟问题"影响最深、引述"休谟法则"最多的领域之一,各种近现代法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学说和思想,几乎都与休谟法则有关。"休谟问题"和"休谟法则"是引导乃至决定近现代法学论战、发展和演变的主要理论动力之一。在法学研究中应该正确、全面地理解和评价"休谟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回避它;应该通过说明去化解"休谟法则",而不应该盲目地崇拜它或简单地否定它。  相似文献   
6.
7.
“循环经济立法理论问题研究”笔谈——论循环经济立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循环经济不仅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也已经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循环经济立法对循环经济的影响具有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本组章对循环经济立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问题包括: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立法现状和主要内容,循环经济对环境法的变革,及其他一些具体问题,并对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建构提出了不同的构想。相信这些理论的探讨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亦有助于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