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1978年美国教育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密执安大学教学与学习研究中心罗伯特·B·科兹马(Robert B Kozma)等人撰写的《大学教学法》(Instructional Technigues in HigherEducation)一书。这是一部大学各科教师通用的教学法著作。与同一时期前后出版的一些同类著作相比,它较为浅近、实用,但又不乏一定的学术价值。这部美国《大学教学法》带来了哪些信息可供我们研究大学教学问题参考呢?  相似文献   
2.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L·R·盖伊著,俄亥俄州哥伦布市查尔斯·E·梅里尔出版公司1976年出版的《教育的研究:分析与应用的能力》一书,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入门书,可供教育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全书共分九章,共三五四页。第一章“教育研究导言”,讨论科学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并根据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师生迫切关心的问题。这里介绍美国新近出版的两本高等教育教学法的专著。 一、《今日大学教学:中学以后学校教学工作手册》肯尼思·H·胡佛(Kenneth H·Hoover)著,阿林与培根出版公司1980年版。 作者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学法研究学者,主要著作有《专业教师手册》(1973,1976年),《中学教学:新任教师和教师自修手册》  相似文献   
4.
日前,桂林市尧山观光缆车因机械故障突然停止运转,来自台湾地区的23名游客被困半空。得知游客被困后,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台办等相关部门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营救,经过近7个小时紧张营救,被困游客全部脱险,无一人受伤。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要不要独立设置,怎样看待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是高等师范教育长期争论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意见纷歧,观点不一,其中不少是与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出现过的争论有着某种历史的联系的。本文试图围绕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独立体制的几次重大争论,作一历史的考察(这里的历史考察,将集中于这些争论所提出的高师教育的各种内部关系,而未涉及这些争论的政治背景以及高师教育的各种外部因素),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Latchkey children成了美国社会中流行的一个新名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胸前挂钥匙的儿童”,实际上它是形象地概括那些因父母整天出外工作而家中无人照管的儿童的称呼。据说这样的儿童在学生中已有将近二百万人,虽然这个数字在美国四千五百万左右六至十八岁的中小学学生中所占比例还不算大,但其绝对数字已很可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中国教育史经历了80多年的研究过程,特别是近些年来的进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科。然而,面对当今中国教育改革提出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各门教育科学深入探究,以其对策性的思索,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同时,现代科学文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报刊报道,美国学校里自然科学教育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根据国防教育法的教育支出,从1968年的一亿○六百万美元降至1969年的三千九百万美元,此后总在这个数字上下浮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教育预算,也从1968年的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元,降至1973年的不足六千二百万美元,此后缓慢上升,去年才保持八千万美元的水平。中学学自然科学课程的学生人数从1970年以来一直下跌,今  相似文献   
9.
当代欧美教育哲学界产生过哪些思潮和学派?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对教育实践有何影响,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怎样?批判地分析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外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和一些理论问题,也可作为我们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借鉴。这里译载的资料,是美国R.范斯科特等著《教育学的基础(社会的观点)》一书(普伦蒂斯—霍尔公司1979年版)第二章“教育哲学”中“各派教育哲学”的一节,其中阐述了要素主义、永恒主义、进步主义和改造主义四派资产阶级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该书还介绍了唯心论、实在论和实用主义三大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对教育的某些见解,分析了六、七十年代盛行一时的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在教育上的意义。作者自称持“温和的改造主义”立场,他们沿用了较常见的一种分类法对各派教育哲学作了一般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国近代化的缓慢进程,旧式教育已走向穷途末路,迫切需要一种培植新式人才的新教育方式。这样,中国留学教育便应时而生,而容闳,就是留学教育的拓荒者。中国第一位留美大学生容闳原名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自署Yung Wing。182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