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
师范生受国家公费政策支持,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的工作。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使他们面临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未来教学中的挑战。TPACK知识理论框架在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本研究利用新加坡Chai,Koh,Tsai,&Tan(2011)开发的TPACK量表,对我国463位大学免费师范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其他研究中职前教师的水平相比,我国免费师范生TPACK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师范生TPACK知识水平受到年级和年龄影响,但在性别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二维整合知识(TCK和TPK)和单一维度知识(CK,TK和PK)均对TPACK水平存在显著贡献。教师教育机构对师范生提供ICT课程时,应考虑到如何通过加强这些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来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首先讨论"学习"三种观点(获取知识、参与学习、知识创新)的发展变迁,接着讨论学习的三种观点对网络资源或在线学习工具的使用影响,最后通过Blackboard与Knowledge Forum两个在线教学平台例子说明平台所体现的教学设计与三种学习观点的关系.研究认为:第一,知识习得以"获取知识"作为学习的基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设计,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效;第二,"参与学习"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着重通过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及表现,提升其学习能力;第三,"知识创新"观点采用渐进课程设计,偏重知识或技能围绕实际生活的创造与应用,认为创造的过程中亦有学习的产生.以上三种观点是学习的一体三面,同等重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在线学习的发展希望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创新与合作建构的能力,学习过程中也会有获知学习和参与学习,本研究为未来在线学习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移动设备的普及,为技术增强学习的革新提供了契机.这一契机可用“无缝学习空间”来概括.无缝学习空间具有跨文本、跨情境的持续性学习经验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语言学习理论的重心已从行为主义转移到着重交际与实境性质的学习方式.而移动辅助语文学习(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MALL)的重点,也同样倾向于以学习活动设计为主的实境或社交性质的移动学习活动.本论文将针对以现有的MALL研究作为基础而建立无缝语文学习(Seamless Language Learning,SLL)环境的需要,提出观点和方法.我们将建构一个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社群-技术-教学法框架(Socio-techno-pedagogical Framework),以解决年轻学子在学习华文第二语言(二语)时的挑战.我们将论述无缝语文学习如何为名为“语飞行云”的研究项目提供设计框架,并讨论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局限.该框架将以泛在技术作为中介,通过持续性的学习过程,探索整合“无缝学习”视角及“语文学习”视角的模式.我们预期,长期浸濡在无缝语文学习历程的学习者,将可达致21世纪知识与技能的精进,并建立起全面性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