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确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是初中学生学好化学的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以及实验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课堂上加强化学概念的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在就如何搞好初三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优势,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拓宽思路,引入新的元素,开辟新的途径。教育游戏具有课程的各种潜能,作为校本课程新资源,具有天然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4.
新课改以后,课程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增加了很多教学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法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赢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同。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地理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5.
2002年秋,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在匆忙中诞生,又在匆忙中走进课堂。面对着崭新的教材,既无可供借鉴的经验,也缺乏可以参考的书籍,“摸着石头过河”是初执教时的心态。如今,通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业评价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碰到许多问题,有过许多困惑。在这里提出来与…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陈独秀对工人政党的认识是其无产阶级政党观确立的思想前奏,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背景下,陈独秀对于民主共和的认识有了新见解,开始从工农群体的视角看待政党.随着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加深,越发认识到“有产阶级政党”的弊端,开始赞扬工人政党的作用与使命,认为只有共产党才可以进行政治改革,改造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师爱无价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样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所任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粮食作物气候-土壤生产力及人口承载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采用改进的农业生态区域法 ,计算全省 2 9个代表站水稻、小麦、甘薯 3种作物光温、气候及气候 -土壤生产力 ;将福建分成 6个农业自然区进行分析 ;根据对未来 2 0 1 0年及 2 0 5 0年人口、耕地的动态预测 ,计算各农业区农田的人口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省目前、2 0 1 0年、2 0 5 0年人口分别为 32 6 1×1 0 4人、370 8× 1 0 4人、4 1 6 8× 1 0 4人 ,人均占有粮食分别为 31 1 2kg·a- 1 、30 9 2kg·a- 1 、32 6 3kg·a- 1 ,不足低消费水平 4 0 0kg·a- 1 ,若增加农业投入 ,未来的粮食能达到理想产量水平。为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明确农业投入方向和协调粮食需求平衡 ,提出对策及建议 :①建设旱涝保收田 ;②合理调整粮食布局 ,挖掘生物学产量潜力 ;③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作物高产 ;④改良品种 ;⑤严格限制非农业用地 ,控制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0.
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类学科来说,阅读是知识的输入,写作则是知识的输出,读与写可谓是相互促进的,读后写作更是一个惯用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主动引用读后写作这一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生的英语语篇理解能力,改善他们的读写水平。笔者以读后写作提高高中生英语语篇理解能力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一系列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