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语文学科的情意性决定了语文阅读必须伴随着情感的体悟。情感在教学中的功能决定了情感的培育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情感目标的实现与认知目标的实现是同等重要。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出发,在阅读教学中调控情感,创设合适的情境,借助具体生动的感知对象,帮助学生深入情感的体悟,在情知互动中实现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2.
不亦乐乎     
人生,其实就是由大大小小的烦恼串成的珠子,乐观的人是微笑着数完这串珠子的。 长长的一生,我们总觉得苦多乐少。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快事,那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那么,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快乐了吗?  相似文献   
3.
培育教育科研文化意识、构建教育科研文化体系、形成教育科研文化风格,是实现学校教育科研文化有效管理的校本策略。通过教育科研文化建设,可以有目的地引领、激励和指导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可以提升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准,培育教师自觉的科研习惯和创新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  相似文献   
4.
李密,三国时人,曾仕蜀汉,多次出使东吴,极有辩才。他小时候依赖祖母刘氏的抚养,成人后对祖母十分孝顺。《晋书·孝友传》将他列在首位,誉之“以孝谨闻”。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召他为太子洗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辞不赴命。因曾仕蜀汉,深恐晋武帝疑己怀念旧朝以矜名节,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遂  相似文献   
5.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我为何如此聪明》一中说:“我要让别人的思想偷偷越过壁垒——这就叫阅读……”阅读是超越自我、认识自然、融入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要有效地认识世界,就要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效率是阅读质量的重要标志。阅读技能是影响阅读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优化阅读,就离不开阅读技能的培养。语作为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体,应当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研究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展开充满思维张力的悟意审美,从茫然的“印象阅读”过渡到自由的高效阅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阅读技能的训练如何走出升学应试模式带来的困惑,避免冗烦的训练,从学理上讲,需要哲学的思辨。哲学能够帮助人们从狭隘的困境中走出来,提升对问题认识的层次。语文学习有了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对阅读就会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了解自然、超越自我、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解构文本知识和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处于学习型社会、强调终身学习的今天,面对海量信息,人们需要学会有效地阅读,阅读成了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8.
看图作文是根据图画形象进行述评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看图作文可分单幅图(片断图)作文和多幅图(情节图)作文两种.看单幅图作文,一般要求先通过想象丰富图体,叙述成段,再加上适当的议论进行作文;看多幅图作文,要把几幅图的内容记述好,还要通过想象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使之成为结构严谨、段落连结自然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蔡正栋 《教育评论》2024,(1):134-143
大学语文课程的戏剧教学模块,是文学、音乐、美术、舞蹈、表演跨学科协同思政的有效载体。戏剧教学的关键是戏剧审美,能够帮助拓宽审美视野、宣扬社会教化和提升文化品位。大学语文戏剧单元教学存在忽略说唱表演、缺少场景沉浸、难以整合跨学科资源等现象,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科学运用情境教学理论、沉浸学习理论和分布式认知理论,正确认识戏剧的本质,用场景思维设计教学,通过场景驱动沉浸体验、链接认知元素、濡化思政情意,实施场景解读带动剧本深度阅读、场景思维引领戏剧情境沉浸、具身理论指导戏剧场景设计等协同思政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校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乡村学校课程领导的组织机制不健全现象比较普遍,虽然不少学校对教师课程领导的赋权、增能、承责、协作、分享有一定要求,但多数教师崇拜"行政化的专业权威",校长课程领导仍占主流,难以实施分布式课程领导。教师课程领导的落实需要学校从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团队建设等方面去促进组织文化的自觉。课程改革需要有教师课程领导场域,需要营造协调合作、自由创新、规范共享的组织文化,赋予教师专业领导角色和课程领导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