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丑角是闽剧中历史最为久远的行当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最受欢迎的角色。闽剧丑角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都有着平凡真实贴近生活的特点;同时平凡却不平庸,兼具复杂性立体感,是鲜活饱满的。闽剧丑角之语言亦代表了该剧种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洋溢着乡土气息,极具“机趣”之美。闽剧丑角通过对民谚俚语、地方习俗、人情风物的诠释展示了一幅幅福州地方风情画卷,并进而重现了福州文化的精髓,是福州地方文化的使者,活的“福州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浪迹丛谈》、《浪迹续谈》、《浪迹三谈》是清代笔记小说大家梁章钜晚年的代表作,亦是清代笔记中较好的作品.三谈之作始于道光丙午(1846)终于道光己酉(1849),内容广泛而驳杂,有小说故事、有杂记丛谈、有考据辨证、有游记小品文,更有诗作诗话.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作为史料笔记的叙述时事之特点上,而且更进一步体现在对我国弈棋史、清代典章制度、清代经济史、清代民俗文化,以及清代诗话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的帮助上.  相似文献   
3.
梁章钜诗话之多,清嘉庆、道光朝无出其右。论者普遍认为梁氏第一部诗话是《长乐诗话》,然经笔者考订,应是编撰于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四年之间的未刻之《补萝山馆诗话》。该诗话未刻似有其深层原因:历久而尚未完成之作;未能充分体现梁氏诗学思想;缺乏显著的区域特色等。《补萝山馆诗话》已散佚,未见传本。  相似文献   
4.
梁章钜(1775-1849)是清嘉庆、道光期间的诗人、学者、文学家、金石书画家。论文梳理梁章钜书香世业之家世,追溯其生平及宦迹,解构其家庭关系,探究其爱国思想。梁氏家族在梁章钜父亲之前,整整十五代相继为诸生,但却孜孜以求,从未放弃,这在当时的闽省相当有名,故纪昀督学闽省时,即称赞“闽中巾卷世家,以长乐梁氏为第一。”并手制“书香世业”之匾予以表彰,是为梁门之光耀。直至章钜父辈,出了一位进士、两位举人,梁家终于在科举之路上顺利起来了;至章钜这一辈,有两位进士一位举人;章钜儿辈,有三子中举,一人登进士第;若干年后,一孙复登进士第。梁章钜为官近四十年,外宦二十余年,从未有过大失误;与同僚及下属共事相处,亦几未有过矛盾,并在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整治吏治、肃清文闱、培养人才等方面均有所作为,尤其在鸦片战争之际,更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