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1、声像档案来源的社会化 1.1、"大众声像档案"时代的到来 数码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本具有明显"贵族化"、"专业化"地位的摄像摄影技术迅速失去昔日的"光辉",成为最具大众性的传播手段。如今摄影摄像已经是不用学的玩艺,可以说人人都是摄影家、摄像师,举起卡片机、手机立马就可以摄影摄像。  相似文献   
2.
在新工科背景下,交通工程导论课程在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针对该课程原有的教学问题,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重塑,提出了以“一科切入、多元融合”和“一核、三层、四翼”为核心的创新课程体系,旨在促进多学科交叉、多课程融合,为交通工程专业结构化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专业学生学习状态松懈、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实际情况,结合运筹学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对比试验。针对试验班级教师制定了目标导向型的教学实施方案:在课业层面上,通过雨课堂、微信学习交流群等方式夯实基础,强化掌握重点知识;在思政层面上,通过理论教学、建模实训两个方面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强专业认同感。教学结果表明,该案例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旅游活动在农村的开发越来越多,在旅游产业中,农民则成为最直接的获利人。本文就针对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业的互动进行分析和阐述,使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山大学智能交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例,介绍了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构建方式,分析了虚拟仿真教学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思路以及建设体系内容,并阐述了该中心的实验教学特色,为交通工程专业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新工科教育改革背景下,本文面向智慧交通转型所面临的技术更迭和实践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采用了深度调研方法,涵盖了在校学生、毕业校友、专业任课教师和行业专家,进一步识别并分析了专业转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和挑战。通过综合评估分析,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包含数理科学和交通工程的双基础,人工智能、信息数据、协同控制的三类核心技术领域,以及四个专门实验模块的“双基础三技术四实验”立体培养架构,旨在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开设和实施,本研究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详细梳理,并从师资平台软硬件配置和社会接受度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目标在于为交通学科的持续创新,尤其是智慧交通专业的新工科转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对阻尼周期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首先建立一个具有循环周期性的等价结构来代替所研究的阻尼周期结构,然后用U-变换法对此等价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和连续条件进行解耦,求出解耦方程的解,再推出原周期结构的精确解析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