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在分析就业力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高职生就业力的主要因素,即客观因素(如学校教学管理、就业市场机制、家庭教育熏陶等因素)和主观因素(即大学生自身素质),以期为提升高职生的就业力,有效地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诗歌的想象不仅仅表现在形与形、形与质之间的关系上,更奇妙的是表现在情与理之间产生了中国古诗话中称之为“无理而妙”的现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渔者是个耐人寻味的形象。本文试从柳宗元和张志和的三首诗诠释渔者的深味,也借以阐述自己对“无理而妙”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我们必须意识到"诗无达诂"中还有"诗"在,"空白"之外还有"文本"在。文本中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其实是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这正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规范。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也不至于把她读成薛宝钗。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经典的阐述,如“诗无达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都是精辟的理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表达了意辞之间的关系,而“诗无达诂”则强调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膜。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有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这说明了“文本”  相似文献   
5.
创新始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从传统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问题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对职业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是现今世界上表意文字的典型。它既不是形象化的图形 ,又不是纯粹的标音 ,而是兼表音义的义音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有的甚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令人回味无穷。就说“九”字 ,它的笔画简单 ,便于记忆。《辞海》中关于“九”的解释有五种 :(1)数目。《素问·三部候论》 :“始于一 ,终于九焉。” (2 )泛指多。 (3)《易经》中称阳爻为九。 (4 )时令名 :冬九九 ;重阳节。 (5 ) (ji懕)通“鸠” ,聚合。但透过这些含义我们可品味到更多的东西。从数字的角度看 ,各民族都有对数字的崇拜 ,例如 ,古…  相似文献   
7.
从西周时期到唐代,诗歌作品中美人的形象层出不穷,美人的内涵也各不相同,耐人咀嚼。通过选取经典诗作,比较分析美人形象特征、作品语言特色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我们可有效地把握中国古典美人形象及其创作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诗歌爱好者们,古代的诗人们以他们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广阔的诗歌艺术天地.在品读诗歌过程中,我们发现酒、茶、禅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酒、茶、禅中诗歌愈加焕发出独特的美.本文试从酒、茶、禅三者的微妙关系来品评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9.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诗歌的想象不仅仅表现在形与形、形与质之间的关系上,更奇妙的是表现在情与理之间产生了中国古诗话中称之为"无理而妙"的现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渔者是个耐人寻味的形象.本文试从柳宗元和张志和的三首诗诠释渔者的深味,也借以阐述自己对"无理而妙"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