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三大集中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本文通过产业集中系数评价方法,选取中部6省的省会城市为分析对象,对武汉高等教育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其集聚效应主要表现在与当地企业、社会文化之间的区域创新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文化效应和对城市化的加速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以1992~2004年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通过其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区域发展特点。分析和研究武汉东湖高新区区域发展演进过程说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区域发展对“中部崛起”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地理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更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修正,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经济地理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论、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继续深造和参加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本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共同特征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城乡边缘带的行政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存在着城市化滞后、土地乱征用、失地农民多、外来人口多、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差、行政区划管理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方案有: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社区吸收外来人口.开发性安置失地农民。建立城乡边缘带动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述了关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以下几种观点,即:把握形势,是新时期作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科学地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加强素质教育,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根本;创新教育,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高水平的师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过去基于农村本身就“三农”论“三农”的研究思路,走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并重的发展道路才是有效途径。在推进城市化战略中,首先应更新观念,加深对城市化的认识,并处理好实施城市化战略与户籍管理体制、土地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和探索新型城镇管理体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负担重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从分析农民负担重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在于为农民提供合理的公平竞争环境,即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竞争机会,打破城乡壁垒,统一城乡税制,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一个公平的发展机会,让他们的负担轻起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武汉新区之人文新区的建设目标应该是生态环境优美、历史传统深厚、科技创新活跃、多元文化融合、人文关怀浓厚、人民生活和谐安康的现代制造业与旅游基地.成为武汉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新时期社会对地理人才的需求变化入手,分析了现行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存在的问题和实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必要性,提出了实现新的高师地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