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扎尔甘是从伊朗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具有现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他的思想是西方文明和伊朗文明历史交往的结晶,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他努力使伊朗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宗教与科学协调统一,使民族主义者具有国际主义胸怀,使来自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种子移植到伊朗的伊斯兰土壤中。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当代伊朗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国际社会,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危及世界和平.这引起了中国学者对美国人权状况的高度关注.他们对美国的人权传统的渊源和构成、美国人权政策的历史演变和人权问题、美国与国际人权公约、美国人权外交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国际社会,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危及世界和平。这引起了中国学对美国人权状况的高度关注。他们对美国的人权传统的渊源和构成、美国人权政策的历史演变和人权问题、美国与国际人权公约、美国人权外交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礼萨·汗在外敌入侵、国家分裂、朝政腐败的情况下,利用俄国十月革命后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土耳其改革为样板,以现代民族主义为指导,凭借独裁君主的权力,推行以西方化、世俗化、民族化为特征的全面的现代化改革,伊朗出现了属于本民族的现代工业、交通、通讯、教育和城市,妇女地位有所提高,社会结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剧烈变化.礼萨·汗的改革维护了伊朗的国家主权和统一,捍卫了伊朗的独立和尊严,他本人因之成为现代伊朗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朗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英国和苏联出于战争需要,出兵伊朗。伊朗为了保卫国家的统一,采取引进第三国势力的外交策略,向美国求助;在罗斯福的全球主义外交战略的指挥下,美国势力大举进入伊朗。伊朗因此摆脱了被英国和苏联分裂的命运,为二战后美国与伊朗建立同盟关系、美国控制伊朗、伊朗成为美国的海湾宪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美国现代化是先发型的现代化,内外因素混合,多元文化交融。南北战争恰好处于美国现代化的中间阶段和关键时刻,它维护了国家统一;战争期间及战后通过的有关法律和设立的有关机构和制度促进了美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朗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英国和苏联出于战争需要,出兵伊朗.伊朗为了保卫国家的统一,采取引进第三国势力的外交策略,向美国求助;在罗斯福的全球主义外交战略的指挥下,美国势力大举进入伊朗.伊朗因此摆脱了被英国和苏联分裂的命运,为二战后美国与伊朗建立同盟关系、美国控制伊朗、伊朗成为美国的海湾宪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16-17世纪的伊斯兰世界三大帝国鼎足而立.萨法维王朝为了对抗西邻奥斯曼帝国,对东邻印度莫卧儿帝国基本执行友好交往的战略.两国对坎大哈的反复争夺并未影响双方的基本关系.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临近、皇室关系的密切、穆斯林的认同和波斯文化影响力的历史惯性,波斯文化对莫卧儿帝国产生了多重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南亚次大陆的宗教结构和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9.
国家认同危机是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的核心问题之一。从阿富汗的历史地名、民族得名和国家形成入手,探讨阿富汗现代国家的构建过程,认为普什图族大民族主义是国家构建的动力源,普什图族是阿富汗国家的主心骨,同时阿富汗国内的少数民族备受普什图族的压迫和歧视,因此不认同阿富汗人的称谓,并产生严重的国家认同危机。因此。阿富汗国族的形成和巩固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论述了中伊关系的悠久、丰富、平等互利的特点,阐述了伊朗开发核技术的复杂原因以及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分析了中伊关系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中国伊朗共同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