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薛丽霞 《快乐阅读》2011,(13):10-11
考据,也就是"考证"、"考核"作为一门科学的考据学到清代最终发展成熟。考据学亦称"朴学"、"汉学"清代考据学,又以乾嘉时期最为典型上承明末顾炎武、阎若璩、胡渑,下启孙诒让、俞樾。乾嘉学派主要分为吴  相似文献   
2.
薛丽霞 《学子》2013,(2):65
创设情景是现代教学的一门艺术,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背景,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系列丰富的问题情景。一、创设愉悦情景,享受学习乐趣数学教学中创设愉悦情景,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思维享受。如,学习"除法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给学生讲了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座高山上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背景下,教育文化与智慧学校相互作用,催生了对教与学方式优化的新需求。在对当今教育文化和智慧学校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北京市第二中学构建了智慧学校建设“113”工作体系,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优化的新途径,坚持将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数据为关键驱动力赋能精准化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推动教与学方式向数字化、高质量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随着网络的普及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挑战,语文学科作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必然也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有人说:"现在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加上虚拟世界的外延。"传统的语文教学就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扩大学习的范围,要善于从书本走进生活——"生活及语文"。而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研究的深入,不断变革着的教学实践活动让我觉得语文教学也应该把虚拟的网络世界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元素考虑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来。作  相似文献   
5.
语文作为初中课程中的一门主要科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语文课堂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导致课堂中没有很多需要去锻炼逻辑思维的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很浓的兴趣.认为语文只是一门记忆性课程.没有必要去认真学习和花费过多时间去学习语文。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兴趣授课模式.是语文教师一直所追求的教学方法。笔者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11日的央视<新闻联播>所报道的一起恶性杀人事件令人触目惊心:海南省一名29岁的"法轮功"痴迷者邱德丰在将新婚妻子打得鼻青脸肿后,又将其68岁的亲叔叔连砍9刀致死,并自称"练习‘法轮功'就是要圆满、升天".这样的话出自一名大学毕业生之口,让人们十分痛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立刻想到了19岁的陈果,她和邱是陷入迷途的典型.是什么让这些正处美好年华的、有知识的青年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呢?  相似文献   
7.
本刊今年第2期所发表的广东省珠海一中曾宏燕老师的《爱情教育面对“早恋”》一文,引起一些对中学生早恋问题比较关注的读者的重视,他们有的来稿谈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或分析,有的提出解决的方法或途径。本刊从本期起,开展对“如何面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讨论。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献计献策。因版面有限,来稿篇幅以千字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而字词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体现。字词在学生整个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字词教学方面有以下几点感触:一、激发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趣味识字。如在学习"攀"字时,有一位学生根据字形说:"大手紧紧抓住树林中的两根树杈。"其他学生都觉得这样好记。在学习"囚"字时,学生很快就说出识记的方法"人被关在封闭的房子里没有自由,就成了囚犯"。在比较"吠""哭"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薛丽霞 《甘肃教育》2009,(16):15-15
人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总是从好奇开始的。好奇往往激发起人的求知欲,使人产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鼓舞人不停做下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最好老师。但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见识的广博。往往会对自己“所知”的事物习焉不察,熟视无睹,从而产生漠视一切的“傲慢”情绪。由于经验与惯性的作用,也由于挫折,甚至于打击性事件的反复莅临,使人的好奇心逐渐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