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义荣 《物理教师》2006,27(5):2-42,45
2005年高考江苏卷第10题原题如下:图1如图1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B、Ek  相似文献   
2.
贵刊2004年第1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如何理解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频率变化”的文章,该文从一个典型习题人手,分三种情况详细地分析了频率的变化,对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笔者认为此法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虽然有益,可是“多普勒效应”内容在高中属一般性了解,书中没有介绍相关的频率变化公式,授课时老师(至少绝大多数老师,除了竞赛班)也不会补充介绍.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或高三总复习阶段为应付高考,要学生强行记忆,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其实在高考中出现此类问题时,也不一定必须用频率公式去求解,借助于运动学知识也能轻松解决此类问题(如2004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6题).  相似文献   
3.
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创设情景,引入概念;迁移类比,建立概念;辨析对比,理解概念。  相似文献   
4.
物理规律通常有三种描述形式:文字描述,数学函数关系描述,图象描述。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被称之为图象法。与文字、函数关系相比,由于图象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能使复杂物理问题简单化等特点,图象法常常成为解决物理问题,尤其非常规物理难题的一种窍门方法。而图象中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代表着一定的物理意义,又是运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本文就例举几类力学物理问题,谈谈图象面积在解非常规物理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强大的内驱力是高中学生克服困难、努力进取,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尤其在"省五严"规定背景下,研究高中生学习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内驱力具有很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 ,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这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要求下的必然导向 .整个综合试卷的难度与往年单学科高考相比有所下降 ,这并不意味着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不高 ,就题目的灵活性、变化性、综合性而言 ,而是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它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0 0 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第 2 2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它是“化折为直”的等效思想的具体运用 .1 “化折为直”的等效思想所谓化折为直的等效思想就是将物体在一段折线上的运动等效成相应的一段直线上的运动 ,其结果保持不变 .显然物体在直线上的…  相似文献   
7.
薛义荣 《考试周刊》2011,(33):162-163
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由于安培力的大小与电流I有关,I与感应电动势E有关,动生电动势E又与速度v有关。因此安培力与速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就导致电磁感应中的非匀变速运动问题,用常规动力学方法很难解决,此时微元法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顾名思义,“题眼”就是题目的“点睛”之处,是题目中最关键的部分,好比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透过“题眼”能知道这个题目透露的最重要信息.那么物理的“题眼”是什么?它有哪些功能?又如何挖掘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不仅成为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平台,也成为课程与教学接触的融合点及学校教育生活的重要载体.因此,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中学物理教师的追求.高效课堂必须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即单位时间内让学生学习效益最优化的课堂.要真正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效化,需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回答三方面的问题.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是否懂这是教与学的目标问题.需要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相关材料,要研究学情,根据掌握的信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师生互动的  相似文献   
10.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我们对物理知识的记忆是以语词、概念、规律为内容的记忆,属于逻辑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定理、公式、数值等.它对学习理性知识,尤其学习物理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触发器是特定事件出现的时候,自动执行的代码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