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过去我教识字是带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认读、领读、齐读、组成词儿读。这样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力,当时记得,过后易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从指导识字方法入手,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借助汉语拼音和字典,指导学生自己认字。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自己是能够认字的。我们作过调查:我们请了一、二年级的十位小朋友,叫他们每人认读五、六年级《难字表》的十个难字,结果总共才读错一个,声调未读准两个,正确率是百分之九十  相似文献   
2.
学生读书不动脑筋,是一大问题。每当谈及此事,同事们常责怪学生学习不积极,“启而不发”。最近有机会听了几节语文课,渐渐地感觉到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教师“启不得法”。“启”者,打开也。教师的教,一定要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脑子活动起来。有一位教师教《小猴子下山》一课时,引导学生比较“掰”与“摘”、“捧”与“抱”的用法,问学生:“掰玉米”为什么用“掰”不用“摘”呢?“摘桃子”为  相似文献   
3.
校长怎样才能切实抓好教育改革?我觉得,重要的是不仅要有一般号召,还必须深入教育实际,具体指导,这样才能推动全校的教改进程。 1985年,我在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浪费时间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有的教师往往不分学生对象,不问情况,只是要求学生反复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读,一遍又一遍地写,搞得枯燥无味,结果是,教师难教,学生怕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