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校历史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管理包括两个方面:对考核内容的管理和对考核方式的管理.以<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考核内容的确定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二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对课程主线与体系进行的新的探索与发现.具体考核方式包括平常考核与期末考试,要克服以往操作中的不足,在平常考核中要做到"四要"、"四不要",期末考试时要求遵循三个"做到",三个"避免".  相似文献   
2.
由于杨吴政权内部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全国割据局面的变化,扬州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日益受到位于其西部异州的挑战.杨吴政权政治中心逐渐向异州转移是与徐温专杨吴之政,其养子徐知诰(李昪)又夺徐氏之权,以及他们父子二人均将金陵作为自已统治中心而加以苦心经营密不可分的.在这一转移过程中,金陵城也得到了重建.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湖南地域的少数民族移民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少数民族战俘在湖南的安置,二类是湖南溪洞首领在内地的安置,三类是溪洞之民迁移省地,且人数最多.少数民族移民对湖南民族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靖康乱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外地一般民户移民较少迁居湖南。到绍兴末至孝宗朝时,一般民户才掀起迁移湖湘的高潮。在整个南宋前期,一般民户主要是因为开垦迁来湖南,而非因避难而迁。  相似文献   
5.
安史乱后,虽然大部分的北方士庶选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南地区为迁入地,但一部分官僚士大夫和一般民户仍选择迁移湖南.湖南邻境之人也因赋役繁苛等原因而迁来.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有部分僧、道宗教移民迁来湖湘之地,这部分宗教移民以僧人为主,南方之闽浙和北方之陕晋,都是主要迁出地,而湖南之衡山与潭州诸山是主要迁入地。在迁移时间上主要集中于唐中后期与北宋时期,迁徙原因主要与佛道之学传授有关。他们的到来对湖南宗教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氏族资料研究湖南移民史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30年代由谭其骧撰写的《湖南人由来考》,为利用氏族资料研究湖南移民史树立了典范;二是90年代曹树基的《湖南人由来新考》及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对湖南氏族资料的利用更加广泛,结论也更趋于精确。虽然如此,湖南移民史研究对氏族资料的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唐末五代割据势力之移民主要有唐末时黄浩率黄巢余部进入湖南,继有起于河南、败于江淮的秦宗权之部将刘建锋、马殷等率部入湖南,消灭境内各州军阀,建立割据政权;五代初,湖南周边仍有几股较小的割据势力,为图生存,往依马氏,于是先后有彭玕、刘昌鲁和庞巨昭等率部入湖南。五代末,南唐灭马楚,马楚国之上层又皆迁于南唐;宋复湖南,武陵周氏随之入宋都开封。  相似文献   
9.
在唐宋时期,移民不仅加快了湖南地域传统农垦地带的开垦,而且促进了原来较少开发的边僻地区的开垦,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移民的鼓励与倡导下,铸造、丝织和制茶等手工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商业在特定时期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者不同意将某一具体的时间、论著、观点作为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而主张对毛泽东思想萌芽作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界定,从而提出了标志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时间段、论著链、观点网。这是一个大专学生提出的值得重视的关于毛泽东思想萌芽标志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