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薛烨博士的这篇文章,似乎是在说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研究受到的冲击和质疑。但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他大量的分析和给出的心理学追踪实验结果中,反思到我们其实对很多教育心理学观点的理解并不清晰和透彻。甚至研究领域本身,对这些观点也有相差甚远的解读。所以,家庭教育的迷思,更是因为我们往往太迷信某些观点,而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对孩子的观察、信心和"量身定制"的管教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上过于溺爱孩子一说,是社会、专家、舆论编造出来的假象吗?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在指责溺爱背后,存在着更严重的、更迫切地需要改变的社会问题又是什么呢?薛烨老师将通过3期的专栏,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个话题。最近,我读到阿尔菲·科恩(Alfie Kohn)的近著《溺爱孩子是编造的故事》(The myth of  相似文献   
4.
正Preface被看成是爱心满满表现的"分享"与"捐赠",实际意义是什么呢?符合中国文化的"分享"与"捐赠"又该如何实践呢?不要小看中西方文化上的一点点差异,如果不了解它,可能会让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出现很大的偏差。分享和捐赠两个词都植根于西方文化土壤,后移植到中国。"分享"本无情对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分享"并不是像今天孩子都能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词,1983年商务印  相似文献   
5.
正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的父母是那些真心接纳自己的孩子,避免用自己的爱做杠杆要孩子顺从的父母。换言之,也就是那些学会了"与孩子合作"的父母。前两期专栏,我们介绍了《溺爱孩子是编造的故事》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不仅揭示了美国社会和教育中人们习以为常的育儿理念的价值观,还批判了美国经典心理学中倡导的权威型养育方式。我们都已经认同:在严于管  相似文献   
6.
薛烨 《父母必读》2015,(3):24-25
在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讲故事后,其他小朋友给予评价的"故事大王"活动,在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评论中受到普遍赞扬,却在美国和日本教育同行中引起了大量的讨论。他们讨论的焦点,正是我们从来都没意识到的中国文化的一种内核:批评和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一书揭示了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深刻影响,分析了中、美、日三国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巨大差异.新近出版的<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一书进一步揭示了中、美、日三国学前教育20多年来的变化.文化差异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巨大,因此,试图建立及执行全球通用的幼儿教育课程或质量标准是不合情理的.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引进他国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时应三思而行.我们要从寻求更适合自己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出发,融合他人的优点,以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幼儿教育新理论和新实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一书揭示了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深刻影响,分析了中、美、日三国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巨大差异。新近出版的《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一书进一步揭示了中、美、日三国学前教育20多年来的变化。文化差异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巨大,因此,试图建立及执行全球通用的幼儿教育课程或质量标准是不合情理的。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引进他国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时应三思而行。我们要从寻求更适合自己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出发,融合他人的优点,以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幼儿教育新理论和新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