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薛英怀 《科学课》2008,(10):50-51
科学探究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效果受探究的材料、探究环境、探究方案、探究时间、学生的情绪和教师的引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因素中,笔者认为,充足的实验探究时间、科学记录时间和交流评价时间是科学探究的最需要,是决定科学探究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应根据科学教学的本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安排教学时间,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谈“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探究用的材料是由教师提供或学生收集供科学学习的物质基础。那么,科学课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怎样的材料?何谓“有结构的探究材料”?下面以两案例入手,对材料的“结构性”进行诠释。案例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实验小学的沈跃群老师在2001年4月上《水的浮力》这一课,他向学生提供了泡沫塑料块、木块、石块、瓶子、橡皮筋、钩码、气球、塑料袋等探究材料。当学生感知了上浮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且了解了浮力的方向、物体上浮和下沉的规律后,沈老师就放手让学生自选材料,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上浮。有的学生用泡沫塑料块或木块把沉在水…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有序的活动是有效探究的前提,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引领下才能获得最大效益。大凡失控的科学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难以发挥,学生的探究成了“放任自流”的玩,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都会落空。那么,在现行教育背景下,尤其是在大班额的教育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读史明理,以史为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这段话中,“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说明小学科学教育不但要引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更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读史明理,以史为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这段话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用的材料是由教师提供或学生收集供科学学习的物质基础。那么,科学课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怎样的材料?何谓“有结构的探究材料”?下面以两案例入手,对材料的“结构性”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