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韩愈在其流传久远的《师说》中,公开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样一个新奇大胆的观点。对这个与传统教师论大相径庭的观点,育人深表赞同,认为:“在教师论中这是独僻蹊径的卓越见解”(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有人则在肯定之后略存阙疑:“怎样理解韩愈这个关于师生关系的新观点,还需进一步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位农村小学教师很诚恳地给笔者所在的编辑部写信,“请教”一个使他感到困惑的问题:他所教的语文课本中有“糊涂”一词,而在教参中,“糊涂”却写成了“胡涂”。两本书都有一定的权威性,孰对孰错,这位老师也“糊涂”了,查《新华字典》也没搞清楚,只好写信来...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一生在致力于社会改造的同时,还热情关注着下一代的培养教育问题,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儿童教育的言论。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闪烁着作为一个思想家的真知灼见,充满着许多科学见解,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仍不失其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前夕,由江西省教委委托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教育学会、江西省高教学会联合举力的“全省教育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了70周年教育学术讨论会”,于6月21日至22日在江西师大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交流61篇,近100名全省各地代表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的论题主要有:1、中国共产党在新  相似文献   
5.
熊育钖是江西近代杰出的爱国教育家,他一生破家纾财,兴办教育,惓惓以倡办新学,作育人才为己任。对此,严复曾有“贤弟生平以教育为唯一之业,极深佩叹”①以及“舍身忘家,以教育后起为己任,此真圣贤用心,而为国家洪福,每怀高谊,令人增怍”②的评价。著名诗人陈三立甚至誉之为“中国的福泽谕吉”。熊育钖一生四十余年的教育活动不仅在江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全国,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而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熊育钖兴办教育的直接动力,也是贯穿于他一生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之中的一根主线。然而,长  相似文献   
6.
薛隆基 《未来与发展》1991,7(2):42-45,64
民族素质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先天禀赋和知识、品质、习性、能力的总和。它是社会发展到特定时期后对其成员提出的普遍要求。任何社会的教育,都是根据特定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其未来社会成员进行塑造培养。使其具备一定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的过程,这其实就是教育促进人和社会化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强调“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这可谓是教育朝其本质特征叫回归的重要表现。关于中华民族未来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近年来许多文章都已进行过探讨。本文进一步提出:生态素质”已成为中华民族成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7.
衣钵相传     
又叫“传衣钵”、“传衣”。“衣钵”掌故,源出佛教。这里的“衣”,有两种解释。其一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所穿的金缕袈裟;其二指的是“三衣”,即比丘(僧侣)在三种不同场合所穿的三种制衣。“钵”指的是僧侣化缘吃饭的饭碗。“三衣一钵”是僧侣最重要的资身物品。“传衣”之“衣”,一般用的是前一种含义。据佛教典籍《贤愚经》卷12记载:释迦牟尼诞生仅七日,其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释迦牟尼由姨妈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阅读活动的具体参与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阅读者本身所具备的知识、经验(个体信息)、阅读目的、阅读内容、沟通阅读者与阅读内容之间的传播煤介一文字符号,前两种为阅读的主体因素,后两为种阅读的客体因  相似文献   
9.
带着如何进一步深化教改的问题,我们到一些学校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的一些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看到,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学改革仍然处于沉寂状态,而对迅速变革发展的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和学校教学中慢节奏,低效率的矛盾,大部分教师或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学校目前仅有的一些改革,大多集中于小学,初中,或高中的  相似文献   
10.
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小B,聪明活泼,但相当顽皮,是班上的“孩子王”,许多老师都对他大伤脑筋。班主任见批评警告无效,便经常让他在课堂上罚站。为了灭掉他的“威风”,还常用“小跳蚤”、“老鼠屎”之类的话来丑化他,最后,甚至把他赶出教室,在门口罚站。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小B果然“威风扫地”,同学们不时用老师的话来取笑他。小B在学校变得形单影只,灰溜溜抬不起头,再也不愿上学了。数年后,升入初中的同学偶尔遇见小B,发现他已变得姜糜畏缩、自卑胆小,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就象一个未老先衰的小老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