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1.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就是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总和。认为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总和的观点有违马克思的原意,与逻辑相悖,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相去甚远。这一观点的历史根源,是极“左”思潮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一本比较好的高等学校文科的哲学教材。它在内容上吸收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新成果;容纳了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一些问题的新见解;并对一些章节作了适当的调整与合并,对整个体系作了更为合理的安排。但一本好书在个别问题上并非没有商榷的余地。笔者现就这本书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章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结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这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深入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叶副主席在修改宪法的报告中指出:“这个总任务,是以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  相似文献   
4.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因而对任何事物既不能采取肯定一切也不能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则与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联系,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辩证否定观的否定与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否定,是两个用于不同领域、含义不同的概念。前者用于合乎规律地产生,又合乎规律地衰亡,自我否定自身的事物和现象,其含义是扬弃。后者用于那些没有存在的必然性,完全出于人们主观愿望而人为制造的、完全错误的事件,其含义是:这种事件完全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根本错  相似文献   
5.
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为经济基础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的任务就是为了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虽然上层建筑有相对的独立性,有时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不适应自己的经济基础,但它总是力图改变自己的某些形式、变革某些内容,使自己适应变化了某些方面内容和形式的经济基础,并使之更加巩固。即使这种经济基础已经非常衰老、非常腐朽,它也总是尽力加以维护,以苟延其生命。由此可见,上层建筑是不会与决定自己的经济基础发生对抗的,虽然它们之间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我国人民面临的中心任务是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振兴中华,必须实现统一。今天,“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已成为一切炎黄子孙、海内外同胞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人们期待着祖国统一强大,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名实相符的与其国际地位相称的富强国家,使每一个中国人民在世界各民族中成为值得自豪的一员。  相似文献   
7.
最近,对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可表现决定作用,不少同志表示异议。认为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二元论的命题。恰恰相反,我认为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