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宋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汴京意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宋词注入新的灵感,宋词亦因此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宋词中的汴京意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显、隐之分,且随历史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的演变。北宋初期,词作汴京意象洋溢着热烈的欢乐氛围;北宋中期,汴京意象的疏离造成汴京意象的衰减;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突变,故词作没有当初对汴京膜拜式的狂热,理性成为词作的主情调。南宋中晚期,词人笔下的汴京意象已然消磨成一种淡薄的回忆,是埋没在心中的不便提及的一种悲凉。  相似文献   
2.
彭玉平教授<唐宋名家词导读>初版于1999年,今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再版.该著编纂体例完整,有前言、词人小传、注释、导读等,以名家名作为主,重在导读兼专体史研究,在当代唐宋词选本中有其独特之处,体现了作者在精心结撰时对学术化与大众化的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3.
在宋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汴京意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宋词注入新的灵感,宋词亦因此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宋词中的汴京意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显、隐之分,且随历史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的演变。北宋初期,词作汴京意象洋溢着热烈的欢乐氛围;北宋中期,汴京意象的疏离造成汴京意象的衰减;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突变,故词作没有当初对汴京膜拜式的狂热,理性成为词作的主情调。南宋中晚期,词人笔下的汴京意象已然消磨成一种淡薄的回忆,是埋没在心中的不便提及的一种悲凉。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地方文献散佚严重.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亦掀起整理明末清初地方文献的高潮.然而,明末清初易代之际有着鲜明的特色,即遗民与贰臣并存.故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容易出现偏颇,重遗民而轻贰臣.其实,贰臣文献亦颇有价值.因此,明末清初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广泛、更宽容,做到兼容并蓄,以期更全面地展示明末清初社会文化的原生态面貌.  相似文献   
5.
赵长卿词的主题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著名词人赵长卿著有《惜香乐府》10卷,收其词260多首,为宋代词人中作品数量较多之词人。其词四景愁情满怀,独具风格。但历代治词史学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论文力图从解读作品出发,全面分析其词作的主题取向,明确其在词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文中剖析了现行部分电子技术教材中判断三极管导通工作状态的两种方法的弊端,提出对饱和区进行区域划分,明确用VCEO表示临界饱和时的饱和电压VCE,改进了原有的近似估算法,使其适用于分析饱和状态饱和程度且更易于初学者理解.  相似文献   
7.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刚刚面世,即遭到好友尹洙、欧阳修的批评;明代有人指出它是模仿之作;时至今日,尚有人怀疑范仲淹的写作动机不纯.尽管怀疑之声不断,但是不影响该作品作为文义俱佳的古文经典.其华丽转身的背后有着不同寻常的写作缘由以及中国文人的忧国悯民之主旨.  相似文献   
8.
张翥词作融南北宋词风,于清代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接受。清前期浙西词学推崇张翥词作姜派之风及格律音韵;清后期常州词派赏张翥词作忧时伤乱及以词为史的特点。同时,身处浙常二派交汇的张翥词风亦对介于浙常二派中间词人群体的形成及促进词坛全面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晚清咸丰同治年间社会动荡不堪,众多文人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相对于嘉道时期而言,文人缺少了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集会结社减少,或因战乱文献散佚而没有流传于世。尽管如此,文化开发较晚、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东北与云南文坛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迹象,文人结社唱酬活动频繁,为光宣甚至民国该时期的文学繁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晚清地域词学发展壮大,群雄并起。晚清湖湘词坛亦涌现出百余人的词人群体,他们宗法取向较宽,或宗北宋,或尚南宋;晚清湖湘数十年未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词坛盟主;在创作风格上虽有回归花间词风的趋势,但并未形成有影响的群体性的相似词风;后期虽有十余人的湘社以及外围唱和文人数人,且有社刊《湘社集》,但它仅仅是一个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的文人社集。因此,晚清湖湘词坛的表现形式是历时性的较松散的词人群体,远未及词学流派之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