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文不能人云亦云、四平八稳、似曾相识、老气横秋,必须要有让眼睛为之一亮的亮点。如何打造作文的亮点?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用智慧的哲思照亮文章的灵魂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就靠一篇文章(策  相似文献   
2.
情趣是人们对某一领域、某一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固有的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经验积累 ,是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情趣不同于兴趣。兴趣是事物的某种特性在人脑中所引起的一种直觉愉悦 ,它具有突然性、暂时性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研究较多 ,但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的探讨却很少 ,因此 ,在如何指导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研究上 ,总感觉到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鉴此 ,本文就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情趣问题 ,谈一些皮毛之见 ,希望能够引起语文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理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理趣指:语文教与学中所表现的思想、过程、形式和方法的规律。狭义的语文理趣指:语文文体所蕴含和呈现出来的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表现手法的规律。本文要谈到的理趣,是狭义的语文理趣。这属于小语文范畴,它与情趣相对应,构成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整体语文教学论。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规律可循。语文知识就像一棵大树,在挺拔的主干上旁逸出许多分枝,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中,我们既要能够潜入这个体系中的各个细小的、枝微末节的知识点中去,又要能够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跳…  相似文献   
4.
两元钱     
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躺在床上。想起刚才那一幕,心里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5.
《影的告别》这首诗歌,写于1924年9月,收入鲁迅散诗集《野草》。  相似文献   
6.
当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张中行先生在谈到什么是作文这个问题时说:“凡有所写都可以成文,因而文不文就与篇幅的长短无关。司马光等写《资治通鉴》,全书近三百卷,是作文。《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不识字的凤姐编第一句,‘一夜北风紧’,李纨续第二句,‘开门雪尚飘’,都只是五个字,也是作文。”(《读书学文碎语·什么是作文》张中行著)对此,我在十多年的作文教学中,颇有体味。本文试就作文教学中大、小作文功能作粗浅辨识,并略谈实践之所得,愿献曝于大方,以就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