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学生和成年人一样拥有隐私权,这种隐私权一样应该得到尊重,然而在语文考试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学生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吗某校一次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  相似文献   
2.
<正>几次公开课都有苏教版第九册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执教老师对于课文的"点睛之笔"——"‘给',永远比‘拿'愉快……"有着大同小异的认识。兹举一例:师:(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你是怎么理解"给"和"拿"的?生:"给"就是交给别人,"拿"就是从别人那里取走。生:把自己的东西送人叫"给",把别人的东西要过来叫"拿"。……师:大家的理解都很好。"给"就是给予,将自己的东西奉送他人:"拿"就是索要,跟别人要东西是不  相似文献   
3.
一、“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1.什么叫“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就是对祖国“魂牵梦绕”,就是“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读到这里,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张明敏的歌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相似文献   
4.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间相互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景物、意象生动具体之感。苏教版中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状物的课文,里面不乏联想方面的鲜活范例。借鉴这些典型的范例,拓展开去,进行相应的片段训练,对学生的写作,尤其是把内容写具体的能力,无疑会起到积极提高的作用。此类训练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袁有鹏 《江西教育》2014,(11):39-39
听特级教师上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深厚的语文功底、高超的教学技巧、精妙的课堂语言,无不令人心悦诚服。尤其是他们在课堂上展现的那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人文关怀,也让听课者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6.
7.
最近拜读了刘卫锋老师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上的一篇文章——《风景的再造》,笔者也曾经多次执教《泊船瓜洲》,有一些相左的看法请教。首先,刘老师将《泊船瓜洲》纳入王安石晚年罢相闲住金陵的创作范畴,是“诗风为之一变,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每次考试都得不了一百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因为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第十册《练习6》“诵读与积累”介绍了毛泽东主席的名篇——《清平乐六盘山》,词的下面有这样的注释:“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笔者认为这个解释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在2009年第5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上拜读了林春曹老师的《习作评改:把真话说到底》,心中产生许多感想,一言以蔽之:本节课在“战术”上可圈可点,而在“战略”上则得不偿失。成功之处众所周知,无须赘言,笔者想谈谈本节课的不足,请教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