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通过对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析,认为高校有效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学校和政府两个层面共同发挥作用。从学校层面讲,要深化岗位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和劳资管理制度改革。从政府层面讲,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要加快配套制度改革进程,指导高校深化内部改革;要建立绩效工资宏观调控体系,规范绩效工资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实施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薪酬策略是设计薪酬制度的基础,确定薪酬策略是薪酬制度设计工作的前期关键性环节。薪酬策略包括薪酬标准层面的水平策略、结构策略、构成策略和薪酬管理层面的支付策略及调整策略等五个方面。目前,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国家规定高等学校在核定的总量范围内自主分配,客观需要各高等学校自行研制具体的分配方案。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政府主导型改革,高等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具有比较严格的外部约束条件,尤其是受到经费状况的制约,必须在坚持体现政策精神的合法性和经济性原则基础上,遵循体现目标导向的战略性、激励性、竞争性和公平性等原则,以及体现思路方法的差异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先行确定绩效工资的总体水平、分配结构、项目构成、支付手段和调整机制等实施策略,统筹考虑学校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关系,合理平衡各类人员之间的利益,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可持续支付能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实现最大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3.
有关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20多年来,学术期刊发表的关于高校师德建设机制问题的研究论文有240余篇,有部分著作涉及师德建设机制的内容,但尚未发现公开出版关于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学术专著。通过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发现,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导组织机制、教育宣传机制、监督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薪酬分配公平才能实现有效激励,而分配的公平性要靠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保障。从系统论视角分析,高校原校内津贴制度在水平、结构和构成等核心分配政策上缺乏基本一致性,在信息对称条件下易让职工产生不公平感。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核心政策规定方面坚持一致性原则,合理核定总量水平,明确规定基本结构关系,科学测定主要构成比例,公平实施绩效工资分配。  相似文献   
5.
对湖北省H高校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总体情况令人满意,但在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可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入手,协力建立师德教育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建立师德宣传机制,营造重视师德的人文环境;建立师德考核机制,促进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建立师德监督机制,形成广泛参与的监督网络;建立师德奖惩机制,保障师德建设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