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学生是一个个主观能动的个体,“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与魅力,引领学生从自主合作走向自主探究,从知识领域走向情感世界,通过巧妙的启发诱导,给学生营造积极主动探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问”在课题导入时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学习过程,应该围绕学生的“问”展开,促使学生为“问”而思,为“问”而学。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一个个主观能动的个体,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与魅力,引领学生从自主合作走向自主探究,从知识领域走向情感世界,通过巧妙的启发诱导,给学生营造积极主动探究的空间。一、  相似文献   
4.
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而古诗的意境是极为抽象的,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不丰富,体会抽象的意境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古诗时,要让学生不对生涩的语言文字产生厌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