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传播信息的媒介。它的本质是思想和感情,在教师进行的“传道、授业、解惑”中,课堂上语言教学的作用勿容置疑。然而在“言传身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或其他方法作为自己思维的提示,暗示学生应该怎么做或者不应该怎么做.使自己的教学过程不被干扰或打断.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我暂且把这些方法称为课常上的非语言教学手段,如果能恰当运用这些方法.一定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我的体会浅略地说一下课堂非语言教学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地理对象, 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形成地理概念和地理表象,了解地理的原理及其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因此“语言”是进行和完成地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在运用“语言”这一重要手段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还有“非语言”为另一手段和方法.例如通过眼、面部表情,与同学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各种手势及手的不同形态等等.与语言相结合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的三大问题。人类同环境、资源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成绩很大,现代社会文明就是在广泛和深入利用自然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但是,往往由于人们对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认识不足,而产生了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现象。而由此出现的问题及其严重性,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