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孔门弟子一向积极用世,崇尚“学而优则仕”。然而,事实上,孔门中也有很多弟子未曾出仕。如颜回、闵子蹇、原宪、公析哀、子夏、子羔、子我等。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政治秩序混乱,不利于或不适合出仕,加之各人个性上的特点,有好几位弟子主动选择了不出仕。另外,孔子本人考虑到几位弟子的个性特点,反对他们出仕。  相似文献   
2.
对于《孔雀东南飞》诗末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华山傍”的“华山”一词,大多文本注为:安徽省庐江县境内的一座小山。近代学者刘大白疑其即天柱山,又名霍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西部,因其主峰如“擎天一柱”故而得名。这个结论与诗中所言故事发生在“庐江”是吻合的,从地理上指出了“华山”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语文》选用了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对文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句,课本注译为“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不妥,因为这与“太守”这一官职的发展变化和称谓的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4.
如果今后有一个叫伟的男孩找到你 那必定是我的儿子无疑 十五年前,火车在令人不安的阳光中 送走了你,我对你说那句话,就像生离死别  相似文献   
5.
苏轼创作了大量的时事性诗文,不但记录了许多时政大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并且表明了自己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其诗文时事性特点的形成,既是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也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其个性有密切的关系。认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苏轼的生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作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一生几易官职,其二十壮游是以低级史官的身份奉命搜求史料、史迹而去的.此后,他以荫任方式仕为郎中,陪侍君侧达十五六年之久,渐得武帝的赏识与信任.在父亡三年后,他又顺利的继任为太史令.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突遭"李陵之祸",惨受腐刑后,武帝惜其才,又任其为更加尊贵的中书令.这构成了司马迁一生迁官的全部经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