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刘峻先生的新著长篇小说《六十花甲》以恢宏的笔触、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写实主义精神描述了发生在江淮大地上的一个名叫卧龙山村的那些人、那些事。历史的变迁、人世的沧桑,可歌、可泣、可感、可叹。每一个读者在掩卷之际,都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他及其后学著作《庄子》中,庄子以自己切身的艺术体验对文学、艺术作了深刻的论述,特别是关于艺术家修养的思想(如艺术家的人格理想、艺术家的真性情等),论述更是独到精辟。发掘和探讨这一思想对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文艺思想和对当前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礼乐文化发展到周代,达到了鼎盛。周续殷礼,祭祀在礼乐文化中有重要地位。祭祀活动不断发展,逐渐程式化、秩序化,成为一种象征。周代的礼乐文化具有象征性。这在周代的乐舞艺术和青铜艺术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4.
褚春元 《巢湖学院学报》2006,8(1):114-118,125
在西方文论史上,摹仿说占据着统治地位达两千年之久。是黑格尔继康德之后,从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哲学、美学思想出发,认识到传统摹仿说的弊端,进而反对摹仿说,提出新观点。他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发掘和探讨黑格尔关于艺术摹仿说的思想也就很有必要和意义了。  相似文献   
5.
周代是我国历史上礼乐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在周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成为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祭祀活动在长期反复的举行过程中,逐渐程式化、秩序化,并形成为一种象征。周代的礼乐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泉征文化。贯穿于其中的文化精神是一种象征性文化精神,受这种象征性文化精神的影响,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艺术上就体现出一种泉征性艺术精神,这一点尤为明显地体现在周代的乐舞艺术上。周代的“六大舞“、“六小舞“等都充满着强烈的象征意味,体现出象征性艺术精神;周代的乐舞的队列,乐器的配制,乐舞的选用等,也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6.
庄子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的现实生活的不自由.因此,摆脱现实中的困境和身心受到的羁绊,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一直是他的追求,而"相忘"正是他寻求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相忘"本意于其人生哲学,但庄子追求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审美的人生,这就使得"相忘"真实地揭示了审美欣赏时审美主体的心理状态特征.庄子还进一步论述了审美欣赏的最高境界--"蝶化"的境界.探讨和研究庄子的这一思想对更好地、全面地理解其文艺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德从先验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出发,在前人“天才”论的基础上,结合德国古典美学的时代特征,在艺术论中阐发了自己的“天才”思想,并用它沟通了自然与艺术。因此,理解其“天才”思想是理解其艺术论的关键。他的“天才”思想中既含有真理性的内容,也含有非科学的内容,对后代的哲学、美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