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研究了菜豆种子在红外固定床干燥过程中 ,种皮结构的变化及种皮对干燥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运用描述种子干燥过程特征的内部水分扩散模型 ,确定了种子的水分扩散系数 ,模型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研究表明 ,无种皮时种子的水分扩散系数为有种皮时的 1.6 7倍 ,种子子叶层的扩散系数是种皮层的 3.2倍 ,种皮是种子干燥过程中主要的传质阻力之一 ,也是优化传热与传质的关键 .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生命力的载体 ,其传热传质的研究已经从宏观迈向微观 ,从整体迈向细胞、原生质、细胞器、分子膜的水平 .用透射电镜对未干与干燥的白菜种子进行了子叶切片观察 ,发现干燥后的种子子叶细胞仅在细胞壁有皱褶 ,细胞器无明显变化 .种子发芽过程中酶活性检测表明 ,与未干种子相比 ,萌发 48h,经 45℃干燥 2 h的种子α-酶的相对活性下降了 5 .8% ;经 67℃干燥 2 h的种子α-酶的相对活性下降了 3 0 .1% .可见 ,干燥参数影响种子的微观结构与酶的活性 ,与种子干燥的临界安全温度相同 ,酶的活性是干燥温度、初含水率与加热时间的函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