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南方面临社会的全面变革。在变迁的社会中格里尔生家族的后代爱米丽与杰弗生镇上的居民陷入各自的矛盾与困惑中。本文从福克纳的思想和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了《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一文中各个角色的矛盾,揭示了这些矛盾的本质和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全球化趋势下翻译的发展的走向,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翻译发展的四个特点,即文化共享使翻译可译度提高、文字隐喻性的消解和机器翻译的可能性增大、消费主义对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的影响加深、翻译活动的重心迁移.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全球化趋势下翻译的发展的走向,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翻译发展的四个特点,即文化共享使翻译可译度提高、文字隐喻性的消解和机器翻译的可能性增大、消费主义对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的影响加深、翻译活动的重心迁移。  相似文献   
4.
对比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能帮助研究者深入透切地考察研究对象,但二元对比研究型的课题的选择必须遵循跨越性、可比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才能选好题,才能在研究工作中有效地运用对比研究这一手段.  相似文献   
5.
结合美国历史、社会现实 ,从文化传承、思想发展史视角对美国种族歧视的起源、发展过程进行了剖析 ,并对种族歧视造成的美国社会成员精神世界扭曲 ,社会和谐被破坏的历史教训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论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考察了全球化趋势下翻译发展的走向,指出了翻译发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文化共享使翻译可译度提高;文字隐喻性的消解和机器翻译的可能性增大;消费主义对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的影响加深;翻译活动的重心迁移。  相似文献   
7.
2016至2020年期间,国内在第三人效果理论的领域的研究稳步推进。从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来看,第三人效果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对社会重要传播事件的研判,对具体的传播实践的指导中。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该理论具有良好的发展张力和适应性。对已有成果的考察也显示了国内对第三人效果理论本身的研究进展较慢,滞后于理论本土化应用的需求,引导传播技术发展、改善传播生态的力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覃庆辉 《科教文汇》2007,(11Z):160-160,163
对比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能帮助研究者深入透切地考察研究对象,但二元对比研究型的课题的选择必须遵循跨越性、可比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才能选好题,才能在研究工作中有效地运用对比研究这一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全球化趋势下翻译的发展的走向,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翻译发展的四个特点,即文化共享使翻译可译度提高、文字隐喻性的消解和机器翻译的可能性增大、消费主义对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的影响加深、翻译活动的重心迁移。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学视野中的乌托邦具有丰富的意义和解读的多层次性。本文从乌托邦的审美意义和乌托邦与现实的关系的角度考察了鸟托邦的屏蔽现实的手段及意义、关照整体及可能性的特征、解构与重构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