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深秋的早晨,阳光明媚。玛利亚在金黄色的枫树下静静地听姐姐讲故事。“从前有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听着故事,玛利亚睡着了。你猜她梦见了什么?梦见了……“兔先生,兔先生!”玛利亚喊道。一只穿着华丽晚礼服的兔子,急急忙忙地从她的身边跑过。玛利亚也跟着跑起来。那只兔子跳进了洞里,玛利亚也跳了下去。“哇!”洞里发出了惊异的叫声。原来洞里漂浮着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有面包、烤鸡、蛋糕、鲜花、玩具车、拼图、布娃娃,还有她最喜欢的小熊书报……她往下掉了一个多小时,突然“砰”地一声,总算掉到了洞底。“哎,怎么一点也不疼?”玛…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体制性矛盾鲍道成在《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5期上撰文《直面中小学德育中几对体制性矛盾》,认为中小学德育工要向高一层次发展,必须全面分析和解决教育内部几对体制性的矛盾。一、现有的学校德育体制和教育整体、育人全面性的矛盾。德育工作体系自成一体,上自教育部,下至区县教育局,都建立有德育行政管理机构和研机构,学校设立由分管德育的校长、教导主任、团队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组成的专职德育工作队伍,然而着校内德育与教学的职责分工越明确、越细化,客观上越容易导致德育在学科教学中被弱化。二、区…  相似文献   
3.
覃薇 《广西教育》2008,(31):7-7
在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人们不惜用很多美好的语言赞美教师。苟子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别林斯基赞叹:“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在他的手中。”加里宁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这种种赞誉,不仅蕴含着教师职业的荣耀,更彰显了教师所承载的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总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小摩擦,下面的情形,常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案例一:小芳、小丽和娟娟原本是好朋友。有一天,小芳在娟娟面前无意中说了小丽的几个缺点,从此,小丽就不理小芳了。看着只顾和娟娟说笑的小丽,小芳很难过。她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贿赂”学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虚假表扬;二是过度奖励;三是不当许愿;四是招安式封官;五是无原则迁就。二、教师“贿赂”学生的原因。1.客观上,新课改使教师处于一个更为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各种新旧观念的碰撞、各种矛盾的冲突让教师难以面面兼顾,而“贿赂”有时便会成为缓解矛盾、弥补裂痕的手段,教师“贿赂”学生折射出当前教师生存状态的恶化。2.主观上,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职业社会化还没有充分完成“,贿赂”学生的大多为青年教师,对学生、同事、专家和领导的评价以及教学效果过分关注与重视,是导致“贿赂”行为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问题一:如何在探究性学习中实施教学控制阳泽在《人民教育》2003年第21期上发表题为《探究学习中如何“控制”课堂》的文章,认为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学控制,教学控制既是教师在教学时对整个教学进程形成某种把握的心理体验,是有效教学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师实际调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必需的教学行动。在探究学习中实施教学控制的目的,不是操纵和约束探究性学习,把它变成一种封闭的学习活动,而是对它进行调节与引导,保证探究学习的正确方向。探究学习中的教学控制必须依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设计,体现引导性和发展性原则。教学控制的内…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教学实践异彩纷呈,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与新课标“形似神异”的九种倾向●刘春双、薛连宝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关注实践新“课标”中的九种倾向》,认为有一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主要有以下的倾向:一是虚假自主。有的教师在整堂课中忙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表现为“他主”迹象明显;有的教师则淡化出场,在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或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8.
9.
课堂上的“错误”是一种课程资源付泽林在《人民教育》2003年第17期上撰文,认为课堂中“错误”的背后蕴涵着创新的价值。我们应把课堂看作是师生逐步认识错误,进而促进认知、情感、价值观的提升,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这样课堂中的“错误”就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做法是:1.善待教师的错误。教师不是完人,课堂上难免发生意外的错误。这时教师应自觉地意识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学生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2.视教材的错误。我们的课堂要营造一种不迷…  相似文献   
10.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伴生产物,减少和防止语言磨蚀是广大高校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文章从语言磨蚀的角度探讨了建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在语言磨蚀理论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