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课时教学目标制定中的偏差及原因。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听了不少课,涉及市、区、校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课。翻阅发给听课教师的教案,发现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的阐述竟然往往占了整个教案篇幅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尤其在"教学目标"方面,授课教师更是重点"打造",而对教学过程的展示却往往惜墨如金。请看公开课《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中制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  相似文献   
3.
<正>罗增儒教授认为"数学学习中真正发生数学的地方都一无例外地充满着数学解题活动"。的确,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既是对原有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又可保持并巩固相应知识的记忆,提高相应技能的熟练程度。学生通过解题还能提高和发展推理能力、化归能力、形式化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困扰:学生题目做了不少,教师也进行了认真讲评,有些题甚至做过多次、讲过多次,但学生还是一错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