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情态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判断,是长期以来逻辑学、哲学,特别是语言学一直探讨的问题之一.情态动词是众多语言表达情态的主要手段.从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的精力主要还是集中在讨论情态动词的名称,词性,划分标准及范围以及个别情态动词的语义表达问题上,目前汉外情态动词的对比研究是汉语情态动词研究的薄弱环节,汉德对比方面更是几乎不曾涉及.众所周知,汉语和德语的情态动词是两种语言中相对应而又具有相对封闭性的一个语法和语义范畴,具有跨语言的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学习者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从而导致迁移性语际偏误.因此,对汉语和德语的情态动词进行对比分析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